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文艺演出

第四十三章 群众文艺

第一节 文艺演出



1950年一1953年的建场初期,群众文艺活动主要有两大项,一是业余演出,二是歌颂。
1979年伊拉哈荣军农场荣誉军人们演出了大型话剧《让战魔发抖吧!》,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
迎,还先后到嫩江、讷河县演出过。1950年冬国营“八五—”机械农场,组织了172人的业余
文工团,每天晚上八点半开始到十二时,排练了大型歌剧《战斗里成长》,辅以小合唱、大合
唱等,在场内演出三场,到鹤山农场演出两场,当时有人被剧情感动的流泪,效果较好。1951
年“三八”节时,演出了话剧《赵小兰》和魔术、曲艺等。1952年以机关科室和作业区为单位,
组织了“庆十一”文艺演出,节目有舞蹈、合唱、曲艺、清唱、小话剧,还有大型话剧《前线》。
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经常组织业余演出。
  1958年大跃进时,文艺演出受当时的形势影响,搞了一些夸大和脱离实际的节目。1960年
又上升到报捷文艺,一些“左”的东西被宣扬得有些过犹不及,影响了群众情绪。
  1968年至1975年的兵团时期,师团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各连队则组织业余演出队,大力
排演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新生事物”,后来学小靳庄、
表演一些“工农兵占领舞台”等所谓“新鲜事”。文艺节目单调,极“左”影响较深。
1976年打倒“四人帮”之后,各种文艺活动复苏,职工业余演出又活跃起来,一些传统的
优秀节目重上舞台。
  1980年起职工群众所喜爱的大秧歌又在各场组织起来,管局和尖山、大西江等单位还搞了
大秧歌比赛,高桥、跑驴、旱船等节目都出现了,参加的人有干部、职工、家属、学生等,有
的生产队出动一百多人,男女老少,欢欢乐乐。



图为职工们演出的歌午《剪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