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红五月抗联活动史
第二节 红五月抗联活动史
在抗日战争时期,南阳岗地区(红五月建场前名为南阳岗)的人民,同抗日联军—起,为打
败日寇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建立抗日游击区
1938年,日寇为了达到消灭我抗日联军的罪恶目的,对我省嫩江平原地区进行重点“讨战”。
十余万日军、伪军、兴安军、警察组成联合“讨伐队”,对我抗日联军猖狂围剿,使抗联遭受
严重损失。因此中共北满省委决定,各抗日部队要跳出敌人包围圈,有计划地分批转移到敌人
统治力量薄弱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在外线打击敌人。抗联三军、六军的部分部队,
开始了抗联史著名的战略转移——西征。
同年12月在抗联六军参谋长冯志钢,六军十二团政治处主任王钧同志率领下,冲破敌人封
锁线,西征来到嫩江、讷河、德都三县交界的朝阳山区,建立抗日秘密营地。1939年初,抗联
六军十二团,由朝阳山密营深入到查拉巴奇山(距红五月十一队十多里)。当时山上有伐木的农
民,达斡尔族猎手。抗联战士主动与他们接触,很快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其中有三合屯(在红五
月三队与十队之间)的农民张振江、张连贵、木营看屋老人王占鳌,达斡尔族猎手郭嘎库、德山
等人。为了便于工作,王钧主任,干部王思荣、方冰玉(姜贵合)按照封建礼教与山上农民王占
鳌、马武、张振江结拜兄弟。王占鳌排行老大,马武为老二,张振江为老三,王钧老四,方冰
玉老五,王思荣为“老疙瘩”。结拜后,抗日联军用双重身份,深入木营接触群众,宣传抗日
救国道理。在抗联的教育下,下山返回木营的农民,主动向抗联报告敌情。带回来粮食,食盐
和用品。不久张振江将抗联干部方冰玉、苏光、老欧、王思荣领到三合屯,开辟工作,他们深
入梁庄(红五月三队)蔡子荣窝棚(红五月七队)南阳岗(红五月一队至八队)的群众中。在长工屋,
田间地头,宣传我党抗日救国的方针大计,抗日战争的大好形势,使苦难深重的农民,在寒夜
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南阳岗三合屯、蔡子荣窝棚秘密筹建了抗日救国会。抗日军民鱼水相连,
抗日游击区建立起来了。
二、三合屯大捷
三合屯北靠查拉巴奇山,南邻讷莫尔河,周围起伏的山冈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林。抗联利用
这一有利地形,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日伪感到三合屯是对他们致命的威胁。因此他们想利用
此屯为据点,封锁进山的道路,割断抗日军民的联系,达到消灭抗联的目的。1938年5月,伪
讷河县警佐袁中立带领六十八名警察组成的“讨伐队”进驻三合屯。抗联决定拔掉这个钉子。
6月7日凌晨一点三十分,抗联六军十二团将“讨伐队”包围在村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
袁中立身中数弹倒地毙命。战士们用政治攻势向敌人喊话“兄弟们,不要为鬼子卖命了”,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投降吧,你们当官的已被我们打死了”。没死的敌人举手投降,
“讨伐队”被全部歼灭。黎明的早霞映红半空,抗联正准备返回山里时,突然村外传来了汽车
的马达声。王钧同志立即指挥战士埋伏起来,伺机行事。这时一辆日产卡车开进衬子,车上坐
着四十多名伪警察,是讷河县警察二中队换防来了。卡车开到屯中央停下来,车上的敌人纷纷
跳下车,这时王钧手端盒子枪,带领战士由屋子里冲出来,雪亮的惯刀对准敌人的胸前背后,
大喝道“缴枪不杀,我们是抗日联军,你们的讨伐队已被歼灭了。”敌人见大势已去,举手投
降。从此抗联的名字谈虎色变、不寒而栗。
7月份,正当游击队员要攻打北兴镇(克山县辖)时在三合屯活捉了德都县伪县长,进行枪决,
震慑了讷河、德都两个县的警察署,大长了游击队的士气,不久攻克了北兴镇,打击了讷河县
城。
三、敌人血洗游击区
为消灭抗日联军,日伪龙江省(今齐齐哈尔市)派出的日本特务、同伪讷河县警务科组成了
刑事特高股。在大岛守备队的配合下,1938年10月至1944年2月,在三合屯,南阳岗及讷河县五
区进行了三次搜捕。共有一百三十余人被捕入狱。南阳岗被捕的有周荣春、蔡万章、霍占山。
三合屯有梁永全、梁永生、张宝林、张振江、姚纵江、董连山、唐贵臣、张宝芝、张金柱、张
连合、张永义等。被捕者在讷河县警务科受尽了各种酷刑。如上大挂、灌凉水、过电刑、皮鞭
打、火筷子烙、用夹板夹太阳穴等几十种。其中南阳岗的周荣春、蔡万章,三合屯的张宝林、
张振江、姚纵江、董连山于1939年农历10月20日被日寇枪杀在讷河县北门外和西门外。三合屯
的张宝芝、张金柱、张连和张永义被判刑后杀害于太康。
日寇在实行大搜捕的同时,实行移民并村。强行把群众由家中迁出,然后放火烧毁房屋,
使现场区内十余个村庄被烧光,成为无人区。南阳岗、三合屯一带的人民群众为了抗日救国,
献出了鲜血和生命,他们与日寇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应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