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编后记
编纂农垦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是当今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980年
第16号文件精神,和省农场总局党委1982年 11号文件的部署,管理局党委于1982年4月专门作
了研究,搭了编纂班子,直到当年9月只配上一人,同时成立了编纂委员会。
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编者业务不熟,曾先后参加了在五大连池市举办的省直史志经验交
流会,以会代训学习了一些初步知识,后来又去大庆市、依安、佳木斯市志办等地取经,钻研
了《古今方志》、《方志学入门》等二十多本(篇)著作和论文。并针对大部分历史资料被烧毁、
遗失的现状开始了资料收集,先后到哈尔滨、沈阳、山西、北京、郑州、杭州等地,找到了建
场时的第一任场长郝光农、丰年、李晓南等同志,并从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市图书馆,翻
阅了二十多个年度的《东北日报》、《黑龙江日报》、《嫩江日报》、《人民画报》、《解放
军画报》、《机农通报》等报刊,从嫩江县、嫩江地区、农场总局和省档案馆,查阅了八百三
十六本历史档案,复印和抄写了二百多万字的资料,从个人手中征集了一批珍贵的会刊、照片
等资料,访问了汪立国、迟子祥、庄洪斌等四十六名同志,还去外地索取了口碑。
1983年6月,编委会主任姚克明主持召开了有各部、办、处的领导参加的专业志会议,科
技处陶万才、工会马玉坤、团委柴洪来、畜牧处蔡玉坤、劳资处阎捷敏、林业处袁锡祥、农业
处田长生、机务处秦学秋、气象站程发等同志都按要求提前完成了专业志初稿,共达80多万字。
1983年9月开始试写,到1984年7月,基本完成初稿,经过三次修改,油印了送审稿,共63
万多字。又经过多次修改,方定稿印刷。
在起步晚、力量弱,时间紧的情况下,所以能够完成编写任务,主要是管局党委的直接领
导,总局农垦史办公室的指教和关怀、省志办的帮助,支持志书编写同志的鼓励分不开的。犹
如陈雷省长(后任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的亲切勉励、荣军农场、大西江农场、管理局档案室和李
田夫、王朴珍、丁履枢、任殿洪、谢民泽、周忠智、王殿元、王元钧、郝光农、高振华、张锡
权、张庆海、袁占发等同志,亲自动手写,提供线索等。
当此志书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垦区开拓者、建设者和支持者能够感到它符合历史事实,能
够鉴往明今,编者也就放心了。但缺之无法可补的问题,也只好待后人来补了。
编者
198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