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耕作

第六节 耕作


   
  1970年以前,由于作物品种繁多,比例多变,没有按场区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确定较
合理的轮作制和科学的耕作制度。
  1970年以后,总结出“麦不连三、豆不重、迎”小麦、大豆两大作物基本稳定的经验,初
步实行了作物对比轮作制。7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80年代,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深松起
垄机具的增加,深松面积不断扩大,农场对耕作和轮作制度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确定了耕作
改制的基本原则:“以深松为基础,轮作为前提,培肥地力为核心,少耕为方向”。根据这一
原则和场区的自然特点与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本场的耕作制度,即:“麦—麦—豆”、“麦—
杂—豆”六期轮作制度。到1984年基本形成了轮作体系。1985年,由于全面实行家庭农场,强
调地块集中,一度出现了花花田,破坏了原设计的轮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