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省农场总局绥化管理局时期
第三节 省农场总局绥化管理局时期
这一时期,是各级领导决心大,行动快,发动群众面广,投人人力、财力、物力最多,效
果最显著的农田水利建设时期。1976年,责成具有农田水利建设经验的任祥福科长具体负责,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勘测、设计,有计划地分期进行工程建设。
1976年,在农业学大寨高潮中,决定分期根治场区南部5 个生产队的涝害。第一期工程于
11月3 日开始全场大会战,仅4 天完成了第五生产队排涝工程,完成土方量12.5万立方米;11
月7 日转入第二期工程,主要治理第10生产队的排涝工程。每天出动人力达2 000 人,于12月
25日完成。在完成前两期工程后,担任会战总指挥的青年副场长于洪洲,召集了各队书记、队
长会议,总结了前期会战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讲清第三期任务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不利条
件,一是工地东移,大多数生产队距工地远,二千多人的吃、住有问题。二是任务重。三是天
寒地冻正是“三九”天,职工群众连续干了近两个月是否坚持得了。各生产队领导纷纷表示,
职工青年情绪高、干劲足,连续作战没问题。一场重新安排海伦农场河山的战斗于12月27日开
始了。青年副场长于洪洲以身垂范,白天在工地边劳动边指挥,晚上还要开会研究工作到深夜。
党委书记王承先,场长李允寅从绥化开会回来,家都没回,直接到工地和大家一起于;元旦那
天,绥化分局娄锡均局长,冒严寒、顶风雪,到工地边参加劳动,边向会战职工祝贺节日。四
队李阳顺队长,是革命残废军人,他把队里12名干部,除留1 名干事管好场院和后勤工作外,
带领全队干部、职工、知识青年一起在工地刨冻块,抬大筐,苦干 20 多天没下火线。十队由
30名哈尔滨市女青年组成的“铁姑娘”队,和老青年比着干,汗水湿透了内衣,头发布满了白
霜,刨大冻块,抬大筐土。经过20天的艰苦奋战,在扎音河谷修成3 条渠道,深2.9 米,上口
宽12米。同时建成8 米宽,总长3 370 米的田间路,受益面积可达2.25万亩。3 期工程完成土
方量 52.15万立方米,根治了南部5 个生产队的涝害。
1977年,又重点对扎音河灌区的排涝工程进行了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