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林业科研

第六节 林业科研


  
  一、无性系种子园
  1973年,场中心苗圃在乌伊岭优选6株落叶松进行采集接穗。回场后与自育的二年生落叶
松进行嫁接,使树体遗变成优质种子树,保持了接穗优良的遗传特性。树体侧枝呈扇型,伸展
面积大,果台枝多,而且又较矮化。经省有关专家鉴定,这种树可提前8—10年结果。这些种
子树已于1974—1975年两年内,分别建园定植在育新林场。定植后有少量结果,种子成熟率40%
以上,且果球之大小、颜色、径长及胚胎发育与本地区的种子球果有明显区别。现树体已高
达 10米,侧枝已伸延半径2—3米,分枝针叶垂挂如柳,别具风韵。近年来,结果率在80%以
上,但均早期萎缩而脱落。特别1983年,结果率达90%以上,至6月中旬即全部脱落,其原因
待查。
  全园分东西两片,东片面积23.76亩,林木株数1 036株;西片面积42亩,林木株数1 095
株。近年来已不设专人管理,每年统一除草两次。1981年,喷药灭虫1次,并伐除了树体变异
褪化树种,保证了种子园的纯洁性。
  二、自制烟剂防治落叶松早期落叶病
  早期落叶病是落叶松的主要病害,用烟剂防治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药源不足,成本
较高,为此根据药剂的作用原理,土法配制几种杀菌烟剂。经与购入烟剂对比试验,达到了高
效、低耗、安全的防治目的。
  从防治效果看,百菌清最好,比未处理的晚落叶40—50天。其它烟剂同购入烟剂效果相同。
  用药剂处理的当年树增高89.8毫米,未处理的树增高76.6毫米;处理的当年树径增0.9毫
米,未处理的树径增0.8毫米。处理的比未处理的树高13.2毫米,树径增0.1毫米。
从林分蓄积量调查,10年龄落叶松,处理的树高5.088 米,粗5.4 厘米,积材重0.0116467;
未处理的树高4.956米,粗5.3 厘米,积材重0.0113445.对比提高2.6 %。因此按每亩300 株
计,可增产木材0.09066 立方米,按每立方米100 元计算,可增加收入9.06元,扣除防治费用,
可纯增加收入7 元左右。
   防治效果表
  表2-13


   药剂成本表
  表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