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农机保养

第三节 农机保养


  
  1956—1962年,农机保养分一、二、三、四号保养制。一、二号保养由车组自行进行,三
号以上保养必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1963—1967年,实行两级管理,建立了农机保养要在机务队长或技术员参与下进行,实行
了“以防为主”,“双班保养”制度。车组人员按机车部位,明确分工,落实保养责任,交接
班保养要相互监督,保证质量。同时实行“两足、三保、五净、四不添的制度”。
  1968—1972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机务管理机构被打乱,硬把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说
成是“管、卡、压”,不断受到批判。农机管理由临时服务组、生产组负责。1971年,恢复了
生产科主抓机务工作,各生产队机务队长不敢大胆抓工作,结果形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实行,
农机具什么时候坏了什么时候修,是农机管理有史以来最乱、损失最大的一个时期。
  1976—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1977年成立了农机科,管
理人员增加了,各项制度恢复了,学习推广了友谊农场一、二、三号保养制度。使农机保养工
作走向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