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畜牧科研

第四节 畜牧科研


  
  1977年根据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场党委召开了畜牧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了农场畜牧生产技
术落后,饲养粗放,长期处于发展无规划,生产无指标,管理无定额,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状
态,造成各类牲畜生的少,死的多,经营亏损等教训,提出了要使畜牧业发展,必须搞科学管
理。会后畜牧科立即组织了有领导、技术人员、畜牧职工参加的三结合科研组。从此,全场畜
牧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
  一、建立健全了畜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下达实施;
  二、确定了科研攻关项目,具体落实到基层生产单位;
  三、科研组成员明确分工,攻关项目落实到人,深入基层单位,一包到底。
  具体作法是:
  整顿畜群,淘汰了低产公母猪232头,马22匹、奶牛23头、绵羊617只。黄牛集中调整到6
个生产队饲养,便于实行冷冻精配种。
2.猪的饲养、繁殖改良攻关,普遍推行冬夏两季集中产仔。首先各生产单位制定出选种、
配种、饲养、繁殖改良计划,定出切实可行的攻关措施,在畜牧技术人员帮助下,在配种技术
上杜绝“自由交配”,实行人工辅助交配,采取了“重复交配”与“双重配”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母猪受孕率。首先第八生产队对苏白品种猪实行了纯繁工作,为全场提供了30头种公猪分
配到各队,为繁育改良创造条件。第二生产队把全队母猪分成8 个自然群,都分别进行了“高
产多活攻关”,固定饲养员,定指标,开展劳动竞赛。1—3 月份共产仔105 窝,产仔1058头,
成活 851头,平均窝成活8.1 头。在攻关竞赛中,其中7 个攻关群都完成了攻关指标,共产仔
92窝,成活780 头,平均成活8.6 头。1977年全年平均窝成活8.3 头,比1976年窝成活平均6.1
头提高2.2 头。二队在1977年夏秋两季母猪产仔窝平均8.2 头,实行双重配后1978年冬产仔平
均10.7头,比1977年提高2.5 头。一年来通过开展“多产多活攻关”、“快速育肥攻关”及猪
的疫病防治研讨,调动了广大畜牧职工积极性,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产仔率、成活
率、商品率。二队青年女饲养员张艳,1978年冬夏两产次攻关会战中,都取得了窝离乳成活10
头以上的好成绩,创农场历史最高水平。一队女饲养员文立杰、八队饲养员常全胜,在上半年
攻关会战中,也实现了窝离乳成活10头的指标。总场及时总结二队先进经验,召开了现场会,
并通过广播、印发先进经验向全场推广。 1978 年畜牧攻关竞赛,全年评比四次,第二生产队
连续四次荣获红旗单位,全场畜牧战线学二队经验,大搞攻关活动,实行科学养畜,推动了畜
牧生产的发展。全年全场母猪共分娩1 104 窝,产仔10 114头,成活8 002 头,成活率80%,
平均窝成活7.25头;全场母猪665 头,平均1.68产。全年共生产肥猪3 640 头,上交国家1 400
头,比1977年上交134 头提高10倍多,创历史最高水平。
  3.绵羊通过攻关,全场产羔712只,成活647只,成活率98%,纯繁71%。第二生产队和第
九生产队实现了百羊产百羔的攻关目标。
  4.大牲畜的攻关。全场马纯繁76%,牛纯繁78%,鹿产仔51只,成活46只,成活率90%,
纯繁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