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性疫病防治
第二节 细菌性疫病防治
马鼻疽:1957年,开始检疫鼻疽马,对开放及阳性马实行集中在第二分场隔离管理。1959
年,检疫并扑杀鼻疽马110匹,占当年马病死亡率的75.8%。从 1961年—1985年,共检出阳性
鼻疽马142匹,采取集中隔离等措施,均集中在场区东部边界的二分场管理。采取能使役的,
限制在管辖区内使役,不准出界。该场的内外运输均使用汽车、拖拉机,外单位及过路牲畜,
不准在该场喂饮。并设医术较高的兽医人员医治,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蔓延扩大疫情。
自1961年先后扑杀鼻疽马52匹,占病畜率的36.1%。
布病:1981年开始牛羊布病检疫,共检出牛布病9头,羊布病35只,采取口服S2号疫苗防
治,效果较好。
猪肺炎:1958—1978年,连续20年发生此病,累计发病2 552头,死亡1 164头,死亡率占
45.6l%。原因一是畜舍简陋,冬不御寒,患感冒导致肺炎。随着畜舍逐年改善,饲养管理条
件不断提高,预防措施得当,1978年后未发生。
禽霍乱:自1958—1975年,17年累计发病患禽5 251只,死亡2 668只,死亡率50.8%。大
部职工家属养禽发病率高,因不接受疫苗防治而造成。1975年,每年春季由兽医逐户防霍乱疫
苗,送药到门而被群众所接受,至此基本没发生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