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55年建场时,全场只有海伦监狱和县委会农场合并后的几十间草房。北安劳改局基建大
队进场后,一年时间完成了十三井子场部、一站、二站、八井子、大桦树、陈家店6 个建设点,
建筑面积15 918平方米。其中:砖瓦结构有场部办公室和修理厂200 平方米修理车间,其它建
筑都是土木结构草房。
1956年基建大队撤出,农场组建基建队,继续完成了北山畜牧队等房建任务5 188 平方米。
1957年,续建八井子和开辟建设六井子,完成房建任务9 634 平方米。1959年,进行北河分场
的建点房屋建设,完成建筑13 961平方米。
1960年农场大办工业高潮中,自行设计建筑了第一座砖木结构的糠醛厂六层楼车间,面积
800 平方米,于当年10月投入使用。从此,农场厂房、民房建筑由土木结构转向砖结构发展。
1963年,农场决定场部从十三井子撤迁到三井子地区,经过一冬春的紧张备料,当年完成
了地基的基础工程。1964年开始动工,10月份竣工建成702 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场部办公室,11
月场部搬迁。1965年在三井子地区建成400 平方米汽车库一幢;1966年建农场供销社,当年春
天动工,10月竣工,完成了前后两幢及东西两面院墙的570 平方米砖木结构的营业厅和仓库,
当年实现了搬迁。1971年根据生产发展需要,在场部东侧道东兴建高大厂房,农机修造厂的主
修车间,于1972年竣工搬迁。1972年农场规划在第五生产队南组建第四生产队,在第九生产队
西组建第十生产队。采取由基建科设计,生产队雇用农民瓦工方式,完成了第四和第十生产队
建筑任务;1974:年开始施工建600 平方米三层楼房建筑面积加工车间,于1975年竣工投入安
装。
1975年,为发展建材生产,建成24门轮窑一座,成立砖瓦厂,当年投入使用;1976年开始
施工建筑场部办公大楼,于1977年8 月竣工,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10月机关搬入
办公;1980年,施工建筑1700平方米重点高中三层教学楼,1981年竣工交付使用;1982年建筑
农场第一中学3350平方米四层教学楼,于1983年竣工;同年,建成三栋两层家属住宅楼和两幢
场领导住宅房,并由农建队包工建成二层楼房的招待所一栋;1984年施工建筑职工医院,面积
2000平方米二层楼房,同年10月交付使用。
建场31年来,农场的房屋、厂房建设,共分为三个时期。即:1955—1956年为初建期;1957
—1972年为扩建期;1973—1985年为建筑业的发展期。
农场的建筑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统建。根据农场的发展需要,由基建科技术室统一规
划、统一设计,由基建队统一施工,基建科统一验收;第二,统揽结合。即按农场设计规划,
招揽外单位包工建筑的方法。如:1972年新建的第四、第十生产队;第三,统自结合。由总场
统一规划设计,由基建队按设计的计划指标用料预提供,各场直单位、生产队自行配备木瓦工
实行自建方法。

   1955—1985年基建投资表
表5—11 单位:万元


   历年各类房建面积统计表
表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