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职工业余文化学习

第四节 职工业余文化学习


   
  海伦农场职工业余文化学习始于1957年,场领导、场工会为提高机关干部文化水平,在总
场部开办文化夜校,设初中、高中两个班,学员30余人,配两名文化教员,学习数学、语文两
门课。
  1959年冬,总场成立了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主席卞玉玺、副场长杨福林
担任、副主任由宣教科长张其瑞、办公室主任房明居担任。下设办公室,配两名专职干部负责
全场业余文化教育的日常工作;各基层单位,以基层工会主席为主成立领导小组,为提高全场
职工、家属文化水平,开展全场性的业余文化学习。经过一冬春的业余文化学习,参加学习的
职工和家属的文化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分场为单位设扫盲班、高小班,全场在册学员
达 2 000名以上,并制订了业余文化学习的请假、补课、考试等制度。规定学期是:扫盲班6
个月,业余高小班1年。但由于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只坚持一冬天的业余文化学习即夭折。
  1979年3月1日总场工会恢复后,为提高职工文化素质,8月份场工会成立了职工业余文化
教育委员会。工会主席单清林任主任,首先在33个基层工会中作了职工文化程度调查,尤其在
调查中发现60年代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大车工人、农业生产工人、部分机务工人)中,文盲及
半文盲占职工总数的30%以上。为此,场工会把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列为主要工作议事日程。
  经过半年时间,由于场工会重视,工作抓的紧、抓的实,层层负责,期末考试合格率达95%,
经管局、总局验收合格。海伦农场农机修造厂职工业余学习文化学习班荣获总局先进单位称号,
并颁发了奖状;业余文化教员任孟君荣获先进业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