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学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始于1956年,建场初期,由于农场物质条件差,场中心小学(三井子)只有42平方
米土木结构的简陋校舍,学生20人,配教师1人。1958年海伦县营叶家农场划归海伦农场,又
成立了海伦农场中心小学叶家分校(1959年划出),有学生30人,配教师1人。
1958年秋先后成立了二队、五队、一分场(十三井子)小学。同年由于海伦县双录公社回民
屯划归海伦农场,屯内一所小学也划归海伦农场管辖。
1959年一队、三队、十二队小学成立,这一年场中心小学迁入了砖瓦结构的校舍内。
1962年七队、四队(北河马场)小学成立。1973年春十一队、育新林场小学成立,至此全场
已有13所小学。1964年场部迁到三井子,中心小学随迁三井子,原中心小学改称十三井子小学。
到1969年全场已有小学10所,学生1 222人,教学班38个,教师52人。
1956年至1968年小学学制为六年,1969年至1985年为五年。全场五年制完全小学有一、二、
四队(种马场)小学。小学带初中班的有场直小学,五、七、八、九队小学。
1978年场直小学初中部分同小学分离,成立海伦农场第一中学。与此同时,除五、七队外,
其它带初中班的都改为单一小学,在十三井子成立海伦农场第二中学。
1967年因水质问题,回民屯居民分调各队,小学校撤消。
1971年解放军某部使用十二队土地搞生产,职工分调各队,小学校撤消。
1972年四分场划归绥化地区办种马场,小学同时划出。
截止到1985年全场共有小学生2 269人,68个教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