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水利建设
第三节 水利建设
农场地形复杂,岗中有洼,洼中有洼,总是有排不尽的水,影响农作物生长。为此,总局
农垦科学院曾派专家来场搞排涝课题研究,采用沟、管、井、洞、缝等办法排涝效果不错,但
用在大面积上,尚需资金扶持。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挖沟,降低水位,采用疏导的办法排
水,由于多年降雨、冲积,场区内已形成8 条自然水线,将场区分割成大小相连的9 个小漫岗,
农场的所有耕地都在这些网格中,因此受涝灾困扰的耕地有70%之多,水利工程不得不以排涝
为主。渍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是由地质构造条件和大气降雨多而集中造成的,涝灾大部分是由秋
雨集中,黑土层饱水性强,耕层底土粘重,下渗极小,秋冬季节蒸发量不大,微地形变化复杂,
地表排水不畅造成渍涝。
2000年,农场已基本完成大网格排水渠系(骨干排水工程),并先后完成了四、五、八、
九、十等生产队的配套工程建设,除涝面积达12万亩。
1986~2000年,每年农场都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小水工程,要先有详细的计划、预算,然
后是施工、验收。
1987年,农场进行了《大水泡、涝区治理设计》、《改造低产田水利规划》。
1989年,农场进行了《水田开发初步设计》。
1990年,农场进行了《解决七队万亩灌区水源工程初步设计》。
1991年,农场进行了《星火小区综合开发初步设计和概预算》。
1993年,农场进行了《扎音河小区综合开发设计》、《星火水库消险加固工程设计》。
1996年,农场进行了《1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设计》、《扎音河谷万亩井灌水稻开发设
计》。
1997年,农场进行了《四队农业综合开发设计》、《加固星火水库、渠首
工程设计》。
1998年,农场进行了《四队涝区工程扩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