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工业管理

第三节 工业管理




工业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拥有劳动用工、财产流动、工资
分配、物资供销、生产技术、产品方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自主权,同时企业也要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参与竞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利用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
律、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淘汰低能企业,促进生产力发展。

1987年,农场改革之初就制定了《工业体制改革试行办法》,其具体内容主要有: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到1990年工业产值
要占整个农场的三分之一。

(二)目的和任务:改造挖潜,开发资源,发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发展深加工业,生产多
种产品面向社会和市场。

  (三)具体内容:

  1、经营形式,现有企业实行全民所有,定额上交,自负盈亏,承包经营,主要方式:(1)
厂长负责制(依中发[1986]21号文件精神)。(2)厂长承包制,厂长通过合同确定经营指标、
生产任务、经济技术指标、职工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分离人员安置等目标。(3)租赁经营要有
担保人、抵押金,要签合同和公证。(4)厂内层层承包,把职工利益和工厂利益捆在一起,成立
民主管理委员会。

  2、分配形式。(1)农场对工厂实行定额上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小型厂实行全民所有、
集体经营、定额上交、自负盈亏,也可承包租赁、转让集体或个人或实行股份制,集体企业再
不许转为全民,各厂要领取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依法经营。(2)工厂对职工可实行多种办
法:打破等级制、联产、联质、联利、联销计酬,体现按劳分配,也可工资加奖励,工厂可以
给工人工资升级。(3)对厂长的奖罚可依生产任务、经济指标、职工收入定比例。

  3、计划财务管理。(1)农场负责贷、核流动资金。(2)利润留成,可按生产指标,职工福利
需要留成,奖励基金在规定范围内留成,工厂自行支配。农场用款需支付利息。(3)技术改造基
金,数目较大要在农场审批,数目小的工厂自己批。(4)更新改造基金,按场统一规定执行。
(5)厂长对固定资产负责,合同要写明。(6)建立内部核算体系,每月计算成本、盈亏,要编制
年度财务计划,实行目标管理,主要指标(产量、质量、产值、利润)。

4 、自主权责任。(1)厂长、书记由农场任免,副职、会计由厂长提名,农场审批任免,
其他人员由厂长任免,厂长有奖惩、晋级权,实行定岗、定编、全员培训,增加工人,可在劳
资科指导下考试,择优录用。厂长有权拒绝硬性安插工人,聘用技术人员应使其享受国家相应
待遇,经农场同意,可以从外地招聘技术和推销人员,坚决分离多余人员,并给以妥善安置。
适当向班组长放权。(2)工厂可自行安排供、产、销等业务活动,农场应予支持,要提高效
率,提高质量,开发新产品,充实销售机构和人员,开拓市场,有权实行销售费用包干,要有
供销合同,必须经上级定价的要及时上报,否则自行定价、联系业务发生的招待费,按省政府
1986年4月23日《关于正当经济活动若干政策界限》第六条原则处理。(3)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工厂可以参加原材料、技术、销售、资金的横向联合,发展同院校、发达地区、研究部门、中
心城市、大型企业的经济技术联合,但必须考察好、经农场批准。(4)上交责任。为防止短期
行为,要在合同中写明:承包期满,企业资产增值、技术改造、设备完好、新产品开发等指标。

  (四)加强领导:

  主管副场长专门抓,工业科具体抓。

1987年农场制定了工业3 年人才发展规划和工业3 年发展规划。破格、从优使用能人的观
念,行动快,主张对工业企业“断奶分家不输液,逼上梁山找出路,对优秀企业实行扶上马,
送一程”。

  1989年,公布《加快工业发展,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决定》。

  1989年《管理兴工方案》:

(一)场办企业自然情况,共有企业8 个,米厂、砖厂、大修厂、综合厂、乳品厂、饮料
厂、轧钢厂、供电所,有职工589 人,固定资产总额5915万元,机械总动力2500千瓦,产品年
产量(最大)面粉1 万吨,豆油300 吨,糕点100 吨,腐乳300 吨,红砖800 万块,乳粉800
吨,铸钢80吨。

(二)1989年成绩,总产值(不变价)388.5 万元,增长28%,利润36万元,产面粉3160
吨,豆油126 吨,红砖500 万块,铸钢50吨,腐乳200 吨,糕点55吨,饮料1.4 万箱,乳粉300
吨。

  (三)发展方向

  1、抓学习(理论、业务),提高职工素质。

  2、抓厂长,择优选聘,实行厂长负责制。

3 、抓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理顺分配制度,引进风险机制,完善销售队伍,实行全面
质量管理,实行质量否决制度,配齐财会、统计人员,理顺体制,领导力量。

  1995年,进行工业第三次普查。

  1996年《工业改革方案》:

改革原则,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政企分开、剥离经营权为中心环节,以企业扭亏增
盈、步出低谷为目的,上项目、搞嫁接,强改造,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强化企业基础管理,逐步形成农场工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改革内容,引进乡企机制,加大老企业改造力度,规范股份合作制企业,加强竞争和约束
机制,对风险抵押、承包、租赁实行平等竞争,公开招标,能人上岗,先企业内、后向社会,
乳品厂实行股份合作,米厂、大修厂实行厂长风险抵押承包,综合厂租赁,供电所实行定岗、
定编、定费用。

  三项制度改革,人事制度、风险抵押承包和竞争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

几项突破:观念、市场、技术、达产率、五小企业(小粮油、小修理、小畜产品、小山产
品、小经济作物加工),利用科研成果要有突破。

  措施:

  1、实行技术、质量监督(按《质量法》、《计量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2、使企业享受乡企待遇(按黑政发[1995]73号、黑政办函30号文件精神)。

  3、加强三电管理。

  4、搞好企业核算。

  5、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扭亏增盈。

  6、打通销售渠道。

  7、注意企业积累,防止短期行为。

  8、用好下放给企业的权力。

  1998年,除乳品厂外(已租赁),其它企业均作价转卖给个人,场办企业(国有)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