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二节 市场管理



1980年,农场有了个体商户,当时个体商户门类集中在百货食杂和饭店业,而且分散。为
形成规模优势,农场在原托儿所东,老商店西辟出地面,成立轻工市场,业户逐渐多起来。到
1993年10月1 日,为方便农场自产的农副产品销售和方便职工购物,并为商家提供商机,农场
在老商店后面建立了农贸市场大集,每月逢“1 ”有集,场内场外群众和商户纷纷来赶集,繁
荣了市场,农贸市场内盖50户简易能常年经营的板房,成为农贸市场的基础业户。

1994年,国营商店解体,为个体业户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个体业户的门类从百货食杂、饭
店增加了文化、家电、粮油、蔬菜、食品、熟食、修理、配件、充气、旅店、浴池、通讯、理
发、网吧、歌厅、运输、医药、煤炭等门类,出现了一些专卖店,规模也逐渐增大,为繁荣市
场,农场对农贸市场给予优惠政策,主要有不在赶集日检查车辆,保证商户来去方便;为商户
提供交易场所,农场职工自产的农副产品免收管理费用,为商户提供安全保证等。

工商物价局配合农场振兴商业的策略,对市场组织、规范、检查、收费等工作常抓不懈,
尤其是农贸大集日,二三百个摊位,数千人赶集,真的是车水马龙,为组织好秩序,工商的工
作人员很早就得来,将商户按门类集中,便于管理和交易,待到业户开张营业,他们又要挨个
收费,夏天再热,他们也得着装,冬天再冷也不能穿得过多,称得上是市场的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