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整体上说,农场重视科技工作,曾于1989、1990、1994、1995年4 次调整场科学技术委员
会和场科学技术协会,提出的口号是“科技兴场”和“科技致富”,但在具体操作时,投入不
足,主要是人力、财力投入不足,致使科研项目,有课题,无开始,有开始,无结果,使科技
工作处于若有若无的状态,15年来重点工作:

1989年,为管局科技大会征集材料。

1991年,为鼓励科技人员致力科研工作,出台《科技进步奖评审制度》。

推广科技成果:微肥、菌肥、激素应用、三垄栽培、麦田留链轨道、苗带施药、新品种推
广、奶牛冻精配种、水稻旱育稀植。

确定科研课题:高寒地区水稻种植、玉米四化、七队低产田改造、引用微肥、落叶松无性
系种子园观测及子代鉴定,建立科技档案。

执行科技支农项目:二场带四乡,即由海伦农场、红光农场(二场)科技示范活动,带动
海伦市扎音河乡、双录乡、护林乡和海北镇(四乡)。

评审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科技成果,为大修厂生产的开荒犁、五铧犁、地膜机做鉴定。

科技人员感到振兴科技工作的首要问题是把人留住,壮大科技队伍,其次是把农业真正当
做科学事业来抓,不要有“别人怎么种,我也怎么种”的小农思想和靠天吃饭的守旧思想,再
有就是舍得在农业科研上投入,包括留住人才的投入,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研设备的投入,真
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1992年,实施“松嫩平原开发计划”,由总局指派科研人员进驻五队,成立“专家办”,
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