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学教育
第四节 小学教育
1986年,全场有小学13所,包括一队、二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十
队、十一队、十二队、育新林场、场直小学。教师在116 ~270 人之间浮动,学生人数在1000
~2200人。学制1986年至1995年为六年一贯制,1995年至2000年为五年一贯制,教材是国家统
编教材,所开学科有语文、数学、自然、思品、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1990年加开社会
科学,1999年加开微机科。
1991年8 月17日,经场教委决定撤销二队、四队、六队、十二队等生产队小学校,师生去
向分别是二队的去八队小学,四队的去五队小学,十二队的去八队小学,六队的去场直小学。
原四队校长张亚娟到五队小学任教导主任,原六队小学校长赵爱国到七队小学任教导主任,
原二队校长依明华、十二队校长马文江到八队小学任教师。
1992年8 月15日,经场教委决定一队学校撤销,师生归场直小学接收,其中校长王喜才任
场直小学副校长,同时原七队小学教导主任赵爱国任场直小学总务主任,王淑文、王亚秋调到
七队学校任教师。至此,全场小学只存在五队、七队、八队、九队、场直小学等五所小学校。
学生16 00 多人中小学教师240 多人。从而完成了集中办学的初步工作,为下步彻底实现集中
办学奠定了基础。
1997年11月农场小学顺利通过“两基”验收。
1998年9 月13日,随着小学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同时场党委决定全部撤销网点,师生全
部集中到场部教学楼内,彻底实现了集中办学。首先组建领导机构,由范英华担任校长,白玉
清担任党支部书记,李桂芹任教导主任,陈景祥任后勤主任,徐淑玲任政教主任兼少先队大队
辅导员。
聘任一线教师50人,设立20个教学班。每班45人以上,聘用门卫工人2 人。
学生实行集体食宿(生产队学生),肇恒文任小学食堂管理员,配备工人10人,冯亚林为
食堂保管员。宿舍定在初中四楼,舍务长张亚娟,配备舍务教师8 人。
1998年3 月,场教委决定实行科校合一的体制改革,由崔志礼科长兼校长,薄喜贵任总支
书记。当时小学部副校长范英华,初中部副校长付明宏,高中部副校长朱德林(兼党务工作),
1998年8 月集中办学,这一改革夭折。同时由于集中办学敦师超编,按农垦总局[1998]5 号
文件有关政策,内退8 名小学教师。
勤工俭学:1997年以前农场给校田地5 垧,1998年后靠输出劳务创收,年均收入8000多元。
2000年初,农场对教育后勤实行深化改革,将锅炉房推向市场,随之教育食堂、宿舍归教
育科后勤统一管理。
2000年10月,再次接受省政府代表国家的“两基”验收,经过这次验收,学校又新增了电
教室、语音室和自然实验室等。
截止2000年,小学共有学生1020人,18个教学班,教师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