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高中教育

第六节 高中教育



1986~2000年,是农场高中走向辉煌的一段历史。

为了迅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年来坚持公15开招聘的办法从场
内外选聘具有大学本科、专科水平的高水平的教师10余人陆续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其中有语
文、数学、历史、英语、化学等学科。这样就起到了提高教师文化层次,丰富了教学经验的作
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合格率和升学率。
农场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对以往提出的许多优惠条件,如:安家、落户、住房、家属安置等也
都一一得到落实。

在工作中全体教师紧密团结,齐心协力,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变“启发式”教学为“兴趣
化”教学,变“学会”为“会学”,并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如3 +X、特长科、
综合等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使教师们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

1986~2000年,农场高中考入各类大专院校301 人、中等专业学校187 人,占毕业生总数
40. 5%,向农场输送816 名合格毕业生。

1991年,在全国高考中28名学生被录取,其中本科7 名,专科15名,中专6 名。

1997年,参加全国高考的82名应考生进段43人,进段率达60%,其中理科生乔耿嘉同学以
总分577分名列全总局第29名,分局第1 名,考入上海铁道大学;文科考生任荣以总分544分名
列全总局第2名,分局文科第1名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对全校起到了深刻的影响,对学校工作
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8年,参加全国高考考入本科8 人,专科8人,中专4人,是近10年来最好的的成绩。

1999年,省招生办撤销海伦考点,高中103 名考生到铁力参加高考,考入重本6 人,普本
8人,专科9人,合计23人。这是考入本科最多的一年。

2000年,高中与初中合并为一所完全中学,此时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互相兼课,高中部教
师19人,学生235人,6个教学班。

勤工俭学:1996年以前农场每年给5 垧校田地,1997年以后靠少量劳务输出,年收入可达
9000元。15年来总创收约5万元,全部用于办学及师生福利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