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俗
第二节 民俗
一、交往
在称呼上,改过去大爷、大娘、小伙子、姑娘为哥们儿、爷们儿、大姐、师傅。在打招呼
上,改过去“吃了吗?”“上哪去?”为“最近忙些什么呢?”“在哪发财呢?”请客一般请
客人点菜、主人修正。菜序没什么大讲,但甜菜都是最后上,鱼头要对着客人,座次上寻常人
不讲究,官方接待讲究。
二、节日
春节是大节,非常重视,衣服要新,吃的要足,屋子要干净,人要齐全,农历30晚上是除
夕,要守岁,吃年夜饭(已开始有在饭店吃年夜饭的),子夜要放鞭炮,有钱的要放花,但最
近放炮也不是越多越好了,而是意思一下而已,过去炮声不断,连绵到后半夜的现象不见了,
农历30下午要贴对联,过去是写,现在几乎全是买的、红火亮堂,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很是美丽,
但贴者不太注意对联的内涵,吉祥就行,上下联贴反了的比比皆是。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一家齐看联欢会成为新的民俗,初一开始互相拜年,初二看父母,初三看
老丈人,一直到元霄节(吃元霄),二月二(吃猪头),仍然年味十足。
清明节(孝节)、端午节、仲秋节(团圆节),家味十足的节,忌讳拜客。
最近时兴起来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张罗欢的是年轻人,为商家提
供了好商机。
三、衣食住行
穿衣,20世纪60年代前后,颜色是黑、白、灰、蓝,款式是中式、中山装,中式棉袄,棉
裤敞穿,以后知道套个罩衣。80年代以后,青年人首先开始不穿棉袄,穿个毛衣,外套大衣,
即可过冬,如今,棉裤也少有人穿了,80年代时兴戴好帽子,水獭帽、貂皮帽,几百上千元一
顶,女的实行大围脖2 米长,皮领,段被大衣,极其昂贵,不实用,最后被解放帽、羽绒服代
替。如今男女老少绒线帽,摘下来兜里一揣,非常方便,女装是变化最快的,但始终不变的是
旗袍。再有一个变化就是打工女性戴帽子围头巾,一开始是清洁女工的装束,后来干活的女性
效仿,现在凡是在外出体力的女性都是这个打扮,怕灰?怕晒?怕说?怕羞?说不清楚。
20世纪90年代以前温饱时代,夏天不吃肉,秋天拼命储菜、淹酸菜、埋土豆、萝卜、买粉
条子、杀年猪、蒸年豆包。冬天猫冬,家家是酸菜炖粉条子、川白肉、白菜炖冻豆腐。90年代
以后,反季节蔬菜比比皆是,大量储菜现象少了,现买现吃的多了,比如鱼要吃活的,鸡要吃
笨鸡,要新杀的,肉不吃肥的,牛羊肉最好,色、香、味、意、形、养完美最好,家里做不好,
就去饭店,麻辣烫四川名吃,风糜全国之后,农场饭店当然有,就是家里也常吃不衰,一种时
兴的吃法,城市饭店有的,农场饭店就有,家里也就有,比如烤鸭、烤鹅、狗不理包子等。
东北人追求独门独院,住公房愿住房头,进出方便,卖房时也能多卖些钱。人均不足10平
方米时,也迁就了,也忍受了。80年代以前,人们只把门口几米远夹上栅栏,互相之间好联系,
好走动,门前的小园单夹栅栏,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把小园也夹起来,从家门出来,走好长
(十几米)的路才到自家大门,互相之间封闭起来,和住楼房没什么两样,至今平房的栅栏还
这么夹。90年代以后,两口人住七八十平方米房子的比比皆是,但也不消停,装修和改造是常
事,外面的好样子、好材料,总是使人心动、手动,即使楼房也是这样,如果还和老人一起住,
阳面、东头让老人住,是农场的习惯。
农场人出行通常为步行、骑自行车、搭农用车、坐公交车、骑摩托车、开私家车。
四、礼仪
小孩子出生、满月、百日、生日都是庆贺的日子,亲朋好友都要去祝贺,主家设酒款待。
看小孩子拿物品时,在月子里可拿营养品、小孩衣物,其它时间也可拿衣物、蛋糕等,觉得礼
轻,就是拿钱。小孩子过第一个生日,习惯上在人多时准备一个包,里面装上各种物品,让小
孩子上里面去摸,据说可以预测小孩子的发展方向,比如摸出手枪,可能当军人,摸出钢笔可
能当作家等。
结婚和外地没什么两样,接亲车队到娘家不开门,开门后找鞋,姑爷改口,然后抱上车,
车要往里拐弯,新娘要往屋抱,要打,要坐福,要改口,要招待娘家人,晚上要闹洞房,床要
放花生、栗子、大枣,半夜要吃长寿面,子孙饺子,最大的变化是,男女双方一起办,女方的
爹娘也参加男方的结婚典礼,这在过去是不行的。
过生日。一般是给老人过60、66、73、84岁等大寿,一般都到饭店去办了。
本命年。即自己生肖属年,比如你是属狗的,今年又是狗年,那你今年就是本命年,本命
年要在除夕晚上穿上红色的衣裤,以图吉利,小时候父母给买,大了夫妻互买,老了子女给买,
没人买、忘了,是件悲哀的事,东西不在多,沾红就行,哪怕是一双红袜子,但不穿不好,忘
了不好。
丧葬。死人一般不放屋里,要在外面搭棂棚,要请一位“出黑”先生,主持丧事,大门口
要点灯,要挂倒头纸(多少岁多少张,天增一岁,地增一岁,比如60岁,挂62张纸),停棂期
间,亲友可吊唁,孝子要磕头相谢,要按时烧纸。出棂时(火葬),死者入棂车不许见天日,
孝子摔丧盆,灵车打头,不许停,送葬车跟在后面,到殡仪馆举办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火化后
在骨灰面前祭奠亡灵,烧掉所有纸钱、花圈,纸活(纸扎的车、马等)和用过的衣物,然后放
殡仪馆寄存。
其它如买卖开业、乔迁新居、工作变动、子女参军、升学等也都是庆贺、操办的由头。近
年实行点歌祝贺,是新的礼仪时尚,既有祝贺的意思,又做了广告,深为年轻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