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踏查草原 规划牧场
第三节 踏查草原 规划牧场
为正确拟定经营规模和发展方向,以便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搞好畜牧、农业生产建
设,省农垦厅根据牧场党委“关于土地规划的请示报告”,于 1961 年3 月指派该厅勘测队和
国营农场规划队,对牧场进行土地规划。依据牧场的经营方针,将中国民航总局北京管理局航
测大队1956年航摄单传照片平面图,作为规划设计底图。分析研究了各分场历年来的生产状况、
经营规模、土地利用状况,作为勘测规划的依据。根据国家交给牧场的任务和有利于生产,以
近为主,远近结合的原则,进行场部及分场的规划设计。确定规划依据后,勘测队和场有关人
员踏查草原,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土地利用和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深入进行大量的社会调
查,对全场土地、耕地、草原、经营规模以及村屯、道路进行综合规划,制定出规划的初步方
案。确定规划的定型年份为1967年。这次规划为后来牧场制定其它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附《建场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情况(略)
二、规划依据(略)
三、场内规划设计
场界关系:
(一)安达市大同区双榆树人民公社社界长11600米;
(二)安达市杏树岗区兴隆泉人民公社社界长28670米;
(三)杜尔伯特自治县敖林西伯公社社界长29000米。
四、场内规划设计
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到牧场现有基础,从便于经营管理出发,进行场内规划。
(一)总场、分场经营规模的确定
通过场内土地规划,确定牧场区划为六个分场,一个总场直属队。1967年全场土地总面积
528120亩,其中耕地85976亩,采草地144538亩,放牧地221557亩,副业生产用地39925亩。
繁殖母牛1300头,马1112匹,其中基础母马50匹,役马1000匹,羊8000只,其中成母羊3200只,
猪6 556 头,其中基础母猪550 头。
超英分场:定型年份总土地面积69100亩,其中耕地面积24329亩,采草地22918亩,放牧地
25234亩,副业用地4747亩,其它用地3872亩。有黄牛771头,其中繁殖母牛444 头,役马147
匹,猪1200头,其中母猪100头。
总场直属队:土地总面积1752亩,其中耕地1210亩,放牧地430亩,其它用地112亩。有奶
牛6头,役马15匹,猪610头,其中母猪50头。
星火分场:土地总面积77638 亩,其中耕地21 996亩,采草地18640亩,放牧地28 306亩,
副业用地5162亩,其它用地3534亩。有奶牛384头,其中繁殖母牛200头,役马234匹,猪1813
头,其中母猪150 头,羊2000只,其中成母羊800 只。
先锋分场:土地总面积101 568 亩,其中耕地19 348亩,采草地25 843亩,放牧地48 688
亩,副业用地4441亩,其它用地3 266亩。有奶牛554头,其中繁殖母牛100头,役马226匹,猪
844头,其中母猪70头。
燎原分场:土地总面积95 479亩,其中耕地7 306亩,采草地33 604亩,放牧地31 755亩,
副业用地4980亩,其它用地7 834亩。有奶牛943 头,其中繁殖母牛550头,役马35匹,猪601
头,其中母猪50头。
东风分场:土地总面积91920亩。其中耕地11 520亩,采草地25 162亩,放牧地52127 亩,
其它用地3111亩。有羊6 000只,其中成母羊2400只,役马133匹,猪730 头,其中母猪60头。
火箭分场:土地总面积90 646亩,其中耕地12 267亩,采草地18 371亩,放牧地35 017亩,
副业用地20653亩,其它用地43336亩。有马253匹,其中纯繁殖母马50匹,役马141匹,猪844
头,其中母猪70头,育成奶牛730头。
(二)总场、分场、场部和养畜场址的规划设计
1、总场场部确定设在敖包吐,位于场区中南部,交通比较便利,场址虽稍偏场区东南,
但各养畜场都分布在总场周围8公里以内,领导组织生产较为方便。尤其是该地具有一定的建
设基础,可给国家节省4万元基建投资。另外,地势高,且平坦,易于建筑,水源充足,水质
较好。在总场范围内,兼设超英分场部和总场直属队,占土地面积2880亩。
2 、分场场部规划设计,先锋分场设在十一村,燎原分场设在五棵树屯,星火分场设在西
赵地房子,东风分场设在十家户屯,火箭分场设在小庙子屯,上述五个分场场部的共同优点是:
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减少基建费用。
(三)农业用地规划
1961年的规划耕地,内部尚未进行具体设计,只对今后农业生产,提出了具体意见:
1、开垦土地先近后远;先好后劣;先易后难;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利用已耕地间的
生荒、撂荒地逐年开垦。
2、蔬菜、经济作物用地,安排在各居民点附近。
3、牧场以畜牧为中心,肥源多,肥质好,要做好积肥保肥工作,加强管理,建立必要的
肥料制度,解决缺肥问题。
(四)轮牧区的规划
奶牛放牧地安排在养畜场附近,放牧地要具备地势平坦、牧草质量好、距水源近的条件。
每个分场将放牧地划为2—5块,每块面积在1 765—2 895亩之间,轮流放牧。并在每个养畜场
附近设计31000亩左右的产犊牛放牧地。
(五)林业用地规划
1、农田防扩林带的规划
为了防止土壤风蚀,在农田旁设计防风林带,林带宽30米,合计占地 8 469亩。在配置防
风林带时,主要考虑到本地区风多,风大,一般以西南风、西北风为最多,其次是西风与南风
的特点。鉴于上述情况,规划了和主风向垂直的南北走向和部分东西走向的林带,并尽量结合
地块、道路,考虑地块面积、形状而配置。林带间距在1公里左右。在放牧地和牲畜经常通过
的耕地旁,为防止庄稼被践踏,也要配置防护林带。
2、四旁绿化林的规划
全场18个自然屯,有8个屯没有护宅林,其它屯的“四旁绿化”也不够普遍,因此也要很
好地制定绿化方案。选择树种考虑牧场基建用材需要,一般以杨、柳为宜,并起到美化环境的
作用。
(六)副业用地规划
场区内副业用地总面积为39925亩。这些土地不能做农牧用地,可以发展芦苇生产,年总
产芦苇可达738.5吨,以每公斤单价0.04元计算,年产值可达32万元。
(七)规划方案的几点说明(摘录)
1、根据定型年份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全场共需要职工2412人,但根据人口逐年增长,定
型年份只能达到1 400名职工,尚缺1 012人,不足部分的解决,必须以机械代替。
2、定型年份以前国家投资3 947118元,其中道路、畜舍等基本建设投资 1183170元,运
输工具,农机具投资945948元。
3、定型年份以后,总产值2478770元。其中上缴活牛、牛奶、皮张价值为 192500元;羊
毛、皮张价值139600元;活猪、猪肉价值94150元;蔬菜、经济作物价值16398元;芦苇产值82
万元。
五、实现规划方案的措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