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时期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时期
1977年到1985年,是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时期。
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种畜场职工欢欣鼓
舞,迎来了种畜场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畜场作出了切合实际的经营决
策:靠农业打基础,充分利用草原优势,大力发展奶牛生产,把经营主方向确定在发展奶牛上。
新建改建牛舍10栋,1980年购回优质奶牛304 头,1984年以后,在发展奶牛上采取以公养为先
导,以私养为基础的方针,上级的各项政策得到更进一步地落实,种畜场的畜牧业有了较大的
发展。在农业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建立1 240 个家庭农场,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到1985年,
奶牛存栏已达862 头,一座日加工鲜奶20吨的乳粉厂也建成投产。这一时期的种畜场固定资产
由改革前的232 万元,增加到 1087 万元。
1985年,牧场认真落实上级改革精神,全面兴办家庭农牧场。使种畜场的农牧业生产出现
了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