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60年建场,牧场接收人民公社过渡的畜牧人员146人。接收牲畜:马 938匹,黄牛1141
头,绵羊810只,猪234头。当时牲畜的状况是,蒙古马、老黄牛、粗毛羊,这些牲畜均属本地
区自繁自养,品种杂,疫病多,生产性能差。马体质差,挽力小,纯繁率仅占16%。每只绵羊
的产毛量仅有1.61公斤。
1960—1963年,种畜场以培育种畜为主,以发展绵羊、黄牛为中心,以阿尔登马改良为重
点,注重提高牲畜质量,在经营上制定了“畜牧饲养管理方案”。实行“五包一定”、“四固
定”、“包干奖惩”等管理方案。这一时期开始引入先进的配种技术,马和绵羊实行人工授精,
但黄牛和猪仍采用自然交配繁殖。由于人工授精技术刚刚应用,配种人员的技术不熟练,马的
妊娠率仅 10 %。羊的妊娠率低于50%。1963年调入阿尔登种公马,种畜场加强了技术管理,
马匹妊娠率提高到85—90%。羊的妊娠率在90%以上。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占总羊数的30%。改
良一代马180 匹,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在70%的生产队得到了控制。到1963年末,马存栏1895
匹,其中繁殖母马1 142 匹,幼驹248 匹;黄牛1 223 头,奶牛200 头,其中繁殖母牛97头;
猪99头,其中繁殖母猪27头。累计出售羊毛8 216.5 公斤。
1964—1968年,以培育种畜为主,大力发展马和羊,全面提高牲畜的质量。在包干奖惩的
基础上,实行定额管理,评工记分,超产奖励,建立畜牧生产责任制。到1968年,马匹发展到
了2 438 匹,繁殖母马1 687匹,繁殖母羊 6 726只,繁殖母牛1 255 头,猪382 头。阿尔登
马的授胎率达97.8%,成活率98.5%,绵羊授胎率80%以上。该地改良驹成活率83.5%。1964
—1968年间,累计上交羊毛25 164公斤,出售种公马14匹,黄牛230 头,绵羊1 882 只,生猪
400 头。
1969—1971年,种畜场以发展马和绵羊为主,推行科学饲养方法,全面进行改良,注重提
高质量。在饲养布局上实行“南粮北牧”,以牧促农。绵羊分布在先锋、超英、星火、火箭等
5个生产队。繁殖母马分布在先锋、超英、星火、营台等4个生产队。农牧业生产齐头并进。这
一时期是马匹发展的高峰期, 1971年末马存栏2483匹,繁殖母马1 732匹。其它大牲畜也有较
大的发展,繁殖母牛718头,繁殖母羊6 300只。1969—1971年累计出售羊毛20 186.5公斤。
1972年种畜场归属省农场局,种畜场以发展马和羊为主,全面改良提高质量,同时大力发
展养牛业。从这一年开始,畜牧生产投资逐年增加,更新和建设了部分畜舍。到1973年种畜场
参加的黑龙江省挽马育种工作,取得较好成绩,达到育种指标,年末培育幼驹370匹。到1974
年,第五生产队成为东北细毛羊纯繁基地。第七生产队成为肉毛兼用德美羊改良基地。
1974年出售优良种公羊200只,种母羊1 200只。
1975—1980年,种畜场以发展肉牛为主,6 年间以马换牛和购入黄牛共计 2 500头。设立
14处人工授精站,培训配种技术人员25人。这一时期实行“包定奖管理办法”。
1981—1983年,在巩固乳肉兼用牛的基础上,压缩黄牛,积极发展奶牛,实行联产计酬的
管理方法。三年出售黄牛2 119头,黄牛饲养场由8个减少到3个。1981年从红色草原种畜场购
入奶牛304头。后从安达牧场陆续并入奶牛480头,到1983年末奶牛存栏784头。年产鲜奶1 756
吨,乳肉兼用牛生产鲜奶197吨。
1984—1985年,种畜场落实中央文件和全国农垦会议精神,兴办家庭农牧场,将大牲畜转
让给个人饲养。共转让奶牛862头,黄牛1 395头,马581匹,绵羊620只。电动机、饲料粉碎机、
牧草收割机、搂草机、铡草机等畜牧机械也转卖给个人。
1960—1985年,种畜场的畜牧经过引进、繁育、改良,使本地的蒙古牛成为乳肉兼用牛,
培育成肉毛兼用细毛羊。马已形成了以黑龙江挽马为主体的良种群。牲畜由本交配种发展到了
人工授精。畜牧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到 1985年共有畜牧技术人员68人,其中总畜牧师1人,高
级畜牧师3人,技术员5人,兽医28人,育种员3人。
历年畜牧技术队伍情况表
(1960~1985年)
表4—1
续表4—1
畜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到1985年有电动机13台,牧草收割机72台,饲料粉碎机13台,
搂草机29台,青贮收割机3 台,铡草机21台,。随着牲畜数量的逐年增多,畜舍建筑面积也不
断扩大,由建场初期的露天畜舍逐渐发展到半开式、封闭式永久性的畜舍。到1985年畜舍建筑
面积28576 平方米。其中马舍4524平方米,牛舍18913 平方米,羊舍1560平方米,配种室830
平方米,兽医室1634平方米,饲料加工室583 平方米,饲料库200 平方米,水塔 332平方米。
到1985年,全场共出售马1295匹,黄牛7 009头,绵羊11 670只,羊毛377.5吨,猪4858
头,鲜奶6 951吨。1965年调给依安县种畜场阿尔登马232匹,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历年牲畜存栏情况表
(1960—1985年)
表4—2 单位:头 只 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