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况和沿革
第十一章 电力
第一节 概况和沿革
1960年,为了适应生产发展和生活需要,在联合加工厂安装一台6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当
年供电。白天供电搞粮米加工,夜间供重点单位照明。由于种畜场的不断发展,这个发电机组
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962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设两部45与90马力柴油发电机组,恢复了生
产和场部地区居民照明用电。
1973年种畜场开始筹备架设国电,组成架电领导小组,于1974年5月份开始埋杆架线和组
建变电所。高压线路全部使用10米长水泥电柱。1975年 5月20日,变电塔接在杜尔伯特蒙古族
自治县“新他线”35千伏线路上,国电正式接进种畜场。使一、三、四队、场部所在地开始使
用国电生产和照明。 1976年1月架设了场内“新七线”(第五、六、七队用电线路),5月8日正
式接通。1977年12月架设“新小线”(第二、八、九、十一队用电线路)1978年2月 4日正式通
电,从此,国电通遍全场。
1981年,由于电力事业的发展,成立了电业管理站归基建科领导,并配备一名专业领导和
一名电业技术员。1981年,因接人杜蒙“新他线”高压线路诸多不便,农场开始筹划自设线路。
经请示,农场总局批拨专款。1982年3月开始架设一条全长12公里35千伏高压线路,8月23日正
式通电,这条高压输电线路建成,极大的方便了种畜场工、农业生产用电和职工生活用电,使
种畜场电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985年,撤消电管站,成立电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