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


 
  1960年,根据中共肇州县委决定,建立和平种畜场。1960年7月28日,在场部召开了中共
和平种畜场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和平种畜场第一届委员会。书记张子祥,副
书记焦义、毕永德,委员陈化东、包贵臣、李作章、包国锋、白长明、王海清、朱秀兰。
  1962年5月,召开了中共和平种畜场第二届党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书记张子
祥,副书记焦义、毕永德。委员包贵臣、陈化东、李作章、包国锋、范喜忠、白长明、王海清、
白兴瑞。监察委员会书记毕永德,委员白长明、王士忠、陈化东、王成瑞。
  1962年11月1日至2日,召开了中共和平种畜场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共有代表53人。会议
议程是:总结第二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情况,确定今后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中共和平种畜场
第三届委员会。书记张子祥,副书记毕永德、焦义,委员包贵臣、陈化东、李作章、包国锋、
范喜忠、白长明、王海清、白兴瑞。
  1963年10月18日至20日,召开了中共和平种畜场第四届党代会。出席代表50人,因病、因
事缺席5人。李树林致开幕词,刘庆喜作党委工作报告。通过了党委工作报告决议案,贯彻省
党代会和市党代会精神,选举出中共和平种畜场第四届委员会。书记李树林,副书记张子祥、
刘庆喜,委员冯少先、林洪基、包贵臣、张印忠、陈化东、白兴瑞、白殿元、白长明、王海清、
包国锋、李瑞。
  李树林、张子祥、刘庆喜、林洪基、张印忠5人为党委常委。
  1964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中共和平种畜场第五届党代会,李树林代表上届党委做了关
于《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大鼓干劲,克服右倾,为争取1965年农牧业双丰
收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并通过了党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五届委员会。书记李树
林,副书记张子祥、刘庆喜。委员林洪基、包贵臣、张印忠、陈化东、白兴瑞、白殿元、王海
清、包国锋、李瑞、白长明、毕永德、焦义。
  监察委员会书记由刘庆喜兼任,委员林洪基、白兴瑞、李瑞、唐恩贵、陈化东、王海清。
  1966年12月25日,召开中共和平种畜场第六届党代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委员会。书记李树
林,副书记黄国忠、刘庆喜。
  1970年10月17日至19日,召开中共和平种畜场第七届党代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63人,
其中妇女党员代表8人,少数民族党员代表7人,贫下中农党员代表21人,干部党员代表18人,
民兵党员代表9人。会议认真学习了新《党章》,力求解决从思想入党的问题,总结了上届党
代会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工作任务,选举以张新维为首的第七届委员会。书记张新维兼
革委会主任,副书记魏景海、李树林,委员王墨林、孙永福、陈洪泉、季振林、刘庆喜、苏景
春、林洪基。
  1976年2月6日至8日,召开了中共和平种畜场第八届党代会,出席代表90人,其中19人因
故缺席。代表比例是回乡、下乡青年党员代表占 7.3%,民兵党员代表占9.2%,文教卫生党
员代表占6.4%,妇女党员代表占 9.2%,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占17%。会议听取了上届党委工
作报告,总结了 1975年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取得的成果,讨论了种畜场生产发展规划和1976年
的任务,选举出第七届常委会。书记滕真,副书记李天柱,委员魏景海、李文启、刘庆喜、柏
树林、王玉林、张印忠、杨欲飞、刘万林、杜纯玉、包国锋、杨光、郎彬、张全发、李光亮、
李瑞、李作章、白殿元、杨桂花、任尚文、刘炳祺、邸子学、郭晓舟、阚德库。常委滕真、李
天柱、王玉林、刘景海、李文启、刘庆喜、柏树林。
  1979年10月14日至15日,召开了和平种畜场第九届党代会,有代表68人。代表中退休党员
4人,少数民族党员代表6人,妇女党员代表8人,其它行业党员代表50人。这次会议,深入学
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听取了上届党委工作报告,总结了八届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
讨论了今后发展规划和扭亏增盈等问题。大会选举产生了由滕真、魏景海、杨欲飞、柏树林、
季振林、娄文山、刘庆喜、张印忠、刘万林、包国锋、李光亮、杨桂花、张松远、张士昌、张
宝林、郎彬、高明发、阚德库、任尚文、王树军、杨光、李瑞组成的九届委员会。滕真任书记,
魏景海、杨玉飞、王玉林任副书记。常务委员柏树林、季振林、刘庆喜、娄文山。杨欲飞兼任
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张松远为副书记,委员王士杰、包国锋、杨福昌。
  1983年7月26日至27日,召开了中共和平种畜场第十届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杨欲
飞、杨福昌、柏树林、陆保信、娄文山组成的第十届委员会。书记杨欲飞,副书记杨福昌,委
员柏树林、陆保信、娄文山,纪委书记由杨福昌兼任,副书记刘庆和。

   种畜场党委书记副书记更迭情况表
  表5—1



  续表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