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种畜场党委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认真加强了精神文明
建设。
  一、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激励人们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以忘我的劳动精神建设现代化
国营种畜场。大力宣传吃大苦、耐大劳、讲科学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北大荒精神。并要求各级领
导干部带头端正党风,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
  通过贯彻《准则》精神和执行种畜场党委下发的《整党整风方案》,开展“比、学、赶、
帮”的活动,广泛宣传了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了一大批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典型,使全
场人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二、开展不同形式的文明礼貌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共青团组织在中、小
学和幼儿园中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在青年中开展了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活动;工会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开展“五好家庭”、“先进职工”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文
体活动,每年一次全场体育运动会,每年一次文艺汇演;在妇女中开展争做“三八红旗手”等
活动。
  公安、司法、武装等部门,结合当时形势进行普法宣传、拥军拥属等活动。
  三、制定了综合治理规划。规划要求各单位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各单位
积极搞好环境建设。开展清除垃圾、整修道路、绿化美化环境活动。整修住宅区道路20余条,
修建村间桥涵二处,营造“四旁林”1万多株。为了使场区清洁卫生经常化、制度化,还将场
区公共场所分成若干片,包干落实到每个单位,规定统一时间清扫。规定各党支部、各生产队
组织职工、学生义务修路、义务植树,每人每年要出20个工时的义务工,场区环境逐步绿化、
净化、美化。
  在种畜场党委的领导下,经各方面的努力工作,场容场貌、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有很大变化,
职工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有了显著的提高。同志之间、邻里之间、婆媳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断改善。助人为乐、扶老携幼、拾金不昧的新人新事不断涌现。全场98%的单位达到无刑事
犯罪、赌博、盗窃等治安案件。计划生育工作也出现了可喜势头,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
3‰以下。
  1980年以来,种畜场被评为管局级以上的青年突击手、青年积极分子32人,其中出席管局
的30人,出席总局2人。1985年,种畜场中学、乳品厂两个党支部被绥化农场管理局授予“精
神文明”先进单位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