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党的宣传工作 党的宣传教育工作是种畜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
证种畜场的办场方向和完成生产建设计划,提高全体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建设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形势教育
1960年组建和平种畜场,党委宣传委员由王海清担任,负责全场宣传工作。当时宣传工作
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职工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形势教育。
1961—1965年,党委宣传委员一直由白殿元担任。这一时期,大力宣传“大跃进”、“人
民公社”的优越性,宣传学习党中央“双十条”、“二十三条”等文件,贯彻落实党中央制定
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农业”的国民经济总方针。
1963年开展学习雷锋、宋恩珍事迹的活动,并协同政治处、组织科、监察科等部门对党员、群
众进行阶级、阶级斗争方面的教育,注重了职工队伍的建设。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宣传工作遭到“左”倾路线破坏,形而上学的口
号猖獗。大搞“三忠于”、“四无限”、“三敬三祝”等活动,片面强调突出无产阶级政治,
大学“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1972年,由刘天义主持宣传工作。这个时期的宣传工
作主要是以“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习解放军”为内容,以党的基本路线
为纲,总结典型经验,召开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在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中,进一步开展学习小
靳庄活动,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分清路线是非,重点解决办场方向问
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宣传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1981年宣传科改为宣
传部。这一时期的宣传任务主要是:围绕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开展“四项基本原则”方面的
宣传教育。党委为了搞好宣传,训练了宣传骨干,印发了宣传“新时期总任务的实施意见”。
大力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搞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教育,宣传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全场干部、党员学习十二大文献。
二、通讯报道
1975年,种畜场开展了通讯报道工作,为广播站配备了专职编辑。党委有关领导参加通讯
报道会议,为编辑提供报道线索。给通讯报道创造条件,通讯报道员可以阅读有关文件,列席
有关会议,随领导下厂、下队采访。
1976年宣传科配备专职新闻干事,种畜场的通讯报道工作有专人负责。基层单位建立由3
至5人组成的通讯报道组,并能经常向种畜场广播站投稿,宣传种畜场各行各业的大好形势,
宣传各条战线上的好人、好事。
1973年,种畜场成立对外报道小组,由10名通讯报道骨干组成。制定了工作计划,定期召
开报道会议,培训基层通讯员,研究报道动态,组织集体采访、定稿评稿,提高通讯报道员的
业务水平。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畜场通讯开始投稿见报,有4名通讯员受到报社奖
励。1982年杨福昌、陈鹏飞合写的《内行说了算,出现新局面》的稿件被《农垦报》评为本年
度好稿。
为了防止通讯报道失实,调动通讯员的积极性,宣传科建立了两个制度,一是送审稿制度,
二是奖励制度。送审稿制度是:凡是反映场、科、队级等干部的新闻稿件,均由种畜场主管
政工的领导审阅后,才可发稿;凡是反映职工、干部的稿件应征得本单位领导的同意,才可发
稿;凡是反映场部活动的动态新闻均由宣传部把关,经宣传部签发后才能使用。奖励制度是:
分基层报道员、机关干部、生产队干部三个层次,按用搞篇数,规定一、二、三等奖,年终评
比奖励。到1981年,宣传部仍延用这两项制度。
对外报道统计表
(1976—1985年)
表5—6 单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