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众团体第一节 工会 一、机构沿革
种畜场工会组织始建于1960年,设主席、秘书各1人,第一任工会主席由张宝林担任。
1962年3月19日,工会主席由副场长陈化东兼任,设干事1人。1963年增补1名干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会组织被撤消。
1979年恢复工会组织,副场长刘庆喜兼任工会主席,张印忠任副主席,工作人员4人,其
中有女工委员1人,生产宣传委员1人,会计、出纳各1人。
1980年,刘庆喜任工会主席,张印忠任副主席,因增加职教业务,又调入2名专职教员。
1982年,职教工作移交文教科管理,工会2名教员先后调出。5月份调入女工委员1人,专
职工会干部8人。
1983年,工会主席刘庆喜、副主席张印忠,女工委员谢桂珍。
1984—1985年,工会主席娄文山,副主席王海江,女工委员1人,专职干事4人。
工会领导更迭表
表5—8
二、职工代表大会
建场初期,隶属关系多变,没有召开过职工代表大会。1963年3月16日,召开了和平种畜
场首届工会会员代表会,历时三天。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加强工会工作”、“办好福利事业”,“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八项
决议。会议还选举产生了由9名委员组成的工会委员会,陈化东当选为工会主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会组织被取消。
1967年12月25日,种畜场召开“革命职工代表大会”。
1969年1月29日,种畜场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1979年,取消了“革命委员会”,重新建立党委,各项工作恢复正常。种畜场工会于1979
年11月12日召开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历时两天,种畜场党委书记滕真出席了会议并
讲了话,工会副主席张印忠作了报告。这次大会,讨论了重新恢复组建工会的意义、性质、地
位及作用,布置了今后工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一)要学习好五届人大会议文件和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文件;(二)开展以生产为中心,以增产节约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三)搞好职工
业余教育,组织职工参加企业管理,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关心群众生活,保护职工利益等。
刘庆喜作了总结报告。本届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刘庆喜兼任工会主席,张印忠
任副主席。
1981年,中共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1981]24号文件精
神,逐步改革国营农场企业的领导班子,加强民主管理,制定下发了农总发[1981]64号文件
《国营农场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按照条例规定,种畜场于1981年7月18日,召开第三届
职工代表大会,历时两天。参加会议代表218人,其中工人代表122人,占代表总数的56%;干
部代表78人,占代表总数的9.6%;少数民族代表15人,占代表总数的6%;妇女代表22人,占
代表总数的10%。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51人,占代表总数的 33%;工会会员代表205人,
占代表总数的94.2%。
会议听取了场长陶海陆关于“紧急动员起来,落实决议精神,为全面实现今年生产财务计
划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工会主席刘庆喜做了“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
分行使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力,切实加强种畜场的民主管理”的工作报告。大会对两个报告作出
决议。大会还通过了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场长在工作报告中认真分析了种畜场的自然条件,制
定了“农牧结合,以奶牛为主,挖掘粮、草、苇、林等特产资源”扬长避短的经营方针。
1982年2月18日,召开了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历时四天。参加会议的代表218人,其
中工人代表114人,干部代表104人,少数民族代表20人,妇女代表21人。魏景海致开幕词,刘
庆喜做了关于“动员起来,齐心协力,为实现1982年的生产财务计划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张
印忠副主席做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报告。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对大会的主要议
题进行了热烈、充分地讨论。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工会委员会,刘庆喜为本届工会委员会主席,
张印忠为副主席,委员15人。
1984年12月11日,种畜场召开了第五届职工代表大会,历时两天。应出席代表225人,实
际出席171人。大会主要议题是:(一)讨论审议场长工作报告;(二)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方
案》;(三)在民主推荐候选人的基础上,选举了场长;(四)动员全场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全国农
垦工作会议精神,大胆改革,全面办好家庭农场,为夺取1985年各项工作全面胜利而奋斗。会
议期间,全体代表对大会议题进行认真地讨论,给予充分地肯定。白应忠当选为和平种畜场场
长。
三、基层工会
1963年,种畜场工会建立19个基层工会组织,其中生产队15个,机关、场直属单位4个,
专职工会干部3人。共有会员451名,占全场职工总数的 60%。
1979年,基层工会组织发展到23个,157个工会小组,共有会员3366名,专职工会干部5人,
配备了财务班子。1980年工会增加1名工作人员。 1981年,工会专职干部增加到8人。1982
年,有35个基层工会组织,220个工会小组。1983-1985年,工会组织没有大的发展,仍保持19
83年的状况。
四、工会经费会费收缴支付情况
经费会费收缴与支付情况表
(1980-1985年)
表5—9 单位:元
五、职工困难补助与福利
1981年至1985年间,种畜场工会认真贯彻了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加强了职工的福利工作
和文体活动,使职工的福利事业和救济问题得以合理安排和解决。
职工困难补助情况
(1981-1985年)
表5—10 单位:元
职工疗养情况
表5—11
六、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工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培养、发扬广大职工主人翁责任感,
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建场以来,种畜场工会特别重视此项工作,年年搞竞赛,年年评先进,对各条战线上涌现
出来的先进模范都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1972—1985年,种畜场共召开12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1973年1月,第一次职
工代表大会期间,有19个先进集体,36名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奖励。
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奖励160名先进个人。第三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27个,
先进个人127人。第四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16个,先进个人166人。第五次职工代
表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19个,先进个人160人。第六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27个,
先进个人143人。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奖励先进集体35个,先进个人139人。第八次职工
代表大会,表彰先进集体35个,先进个人139人。第九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先进集体35个,
先进个人168人。 1983年1月召开了第十次职工代表大会,表彰先进集体40个,先进个人160人。
1984年召开了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1972-1985年的
14年间,先后有18个单位和各部门的先进集体代表,出席管局级以上劳模会35次,受到物质奖
励和表彰。其中管局级劳模会24人次,总局级9人次,大庆市级2人次。
这14年间,出席管局以上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代表26人次,其中出席管局:工会会议18人次,
总局工会会议7人次,省工会会议代表1人次。
出席管局级以上先进集体一览表
表5—12
注:1984和1985年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