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青团 一、机构沿革
1960年,共青团和平种畜场委员会成立,有委员7人,宋连庆任团委书记。
1962年,团委书记由王海清兼任,下设干事1人。
1963—1965年,侯国荣任团委副书记,委员由9人组成。
1966—1969年,杨光任团委书记。下设干事1人。
1970—1973年,团委书记由党委副书记柏树林兼任,汪宜杰任团委副书记。
1974—1980年,黄立春任团委副书记。
1981—1984年,杨桂花任团委副书记。
1985年,王恒会接任团委副书记。
二、团员代表大会
1961年,第一届团代会,书记宋连庆。
1962年,第二届团代会,书记王海清(兼)。
1963年12月20日,召开第三届团代会,会议主要议题是:(一)党委书记李树林作报告;
(二)党委副书记毕永德作关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胜利前进”的报告;(三)侯国荣做工
作报告。委员会成员:副书记侯国荣,委员胡永千、蔡玉坤、周正、张连生、张景和、高明发、
杨光、白青山。
1965年4月10日,召开第四届团代会,书记侯国荣。
1966年3月15日,召开第五届团代会,出席人数46人。会议主要议题是:(一)黄国忠代表
党委对共青团作指示;(二)贯彻省、县、团代会精神,如何把共青团办成青年学习毛泽东思想
大学校;(三)杨光做了“引导青年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突击队作用”的报告;(四)选举第五
届团委,委员会成员孙凤春、张连生、李光亮、李太申。
1969年11月22日,召开第六届团代会,书记杨光。
1970年10月19日,召开第七届团代会,出席人数84人,会议主要议题: (一)学习新党章
和毛泽东关于青年工作的指示;(二)认真贯彻第七届党代会的决议,总结上届团代会以来两条
路线斗争经验;(三)选举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会成员:书记柏树林(兼),副书记王士杰,委员
9人。
1976年5月19日,召开第八届团代会,出席人数86人。会议主要议题: (一)魏景海致开幕
词;(二)黄立春做工作报告;(三)阚超作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四)通过倡议书;(五)选举第八
届委员,委员会成员:副书记黄立春,委员王振忠、王凤英、王桂英、牛其玉、田俊德、阚超、
邓桂英、娄维群、苗喜文、岳景田、张连生、张秀彬、高振坤、滕宝、徐颖、滕明明、郭玉英
1981年6月,召开第九届团代会。书记杨桂花
三、基层团组织和团的工作
1960—1963年,全场只有6个团支部,分别设在东风分场、星火分场、火箭分场、先锋分
场、超英分场和机关(含商店、加工厂),共有团员80人。到 1966年,团支部增加到11个,全
场团员发展到200名。
1980年,安达牧场划归和平种畜场管理,全场又增加2个团支部,共有团支部28个,团员
785人。1985年末,安达分场划出,种畜场有团支部21个,团员572人。
自1980年以来,团的工作比较活跃。为更好地发挥青年的先锋作用,种畜场团委根据场党
委的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各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种植青年田,
每个支部每年收入近千元。团委购置了录音机,80%的团支部购置了一些适合青年特点、有利
于提高青年文化、科学、政治水平的书籍。65%的团支部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四
簿一册”,各级团组织都能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踊跃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1984— 1985
年,乳品厂团支部被评为管局先进集体。场团委连续两年被评为总局先进集体,受到省采种支
甘领导小组的通令嘉奖。
自1980年以来,有32人分别被管局授予青年突击手、青年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历年受总局管局表彰的优秀团员青年统计表
表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