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小学教育
第五节 小学教育
牧场小学教育是从1960年开始的,当时有8所小学,共有教师29人,学生659人。1964年又
增加5所小学校,共有27个教学班,1276名学生。到 1968年,全场已有小学校16所,教学班32
个,共有学生1 400名。到1985年,全场共有小学校19所,教学班71个,学生2617名,教师140
名。
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语文、数学两科;三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自然;四年级开设语文、数
学、自然、地理;五六年级开设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历史,另外小学各年级均开设音乐、
体育、美术三科课程。
生产队小学校因学额少,大多是采取复式教学。一般为一、三年级,二、四年级两组复式,
个别生产队学校,也有三组复式。户数少的生产队采取隔年招生的办法,也只能招收8、9名新
生入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安排时间,动静结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努力提高教学
质量。
1966年以前,小学统一使用全国统编教材。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五大环节”。实行闭卷
考试,有严格的升留级制度。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努力学习,教学质量较好。
“文化大革命”期间考试制度遭到破坏,实行开卷考试。此期间,升留级制度被废除,学
生不分考试成绩好坏,均可跟班升级。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认真落实了《中小
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及《中小学生守则》(试行草案)。恢复和健全了考试制度和升留
级制度,全部实行闭卷考试。考试成绩达不到60分的,不予升级。其中两科不及格,经补考仍
不及格者不予升级。认真贯彻考试和升留级制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