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论文 建场26年来,种畜场科技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辛勤耕耘。在农
业、畜牧、林业等方面有许多科研成果,撰写出了水平较高的科研论文,得到同行业的承认和
好评,有部分研究项目被推广和在实践中应用。如黄牛的“受精卵移植试验”、“同期发情定
期输精”,林业的“五铧犁埋根造林技术”等,在文教、卫生等行业中也有较好的研究论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畜场党委非常重视科技工作,常抓不懈,党委成员以身作则
撰写论文,促进了种畜场科技事业的发展。1985年,关于《和平种畜场脱贫致富规划》获总局
科研优秀成果奖,课题主持人是场长任尚文和计财科长罗宪政。
黄牛同期发情定期输精的研究报告
和平种畜场畜牧科 贾魁远
一、研究目的
同期发情是家畜繁殖中的一项新技术,自60年代伊始研究渐多。
针对当前,各地和我场所存在的乏情期和产后哺乳母牛长期不发情,以致错过配种季节而
空怀,使繁殖周期延长,繁殖率很低,不适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控制母牛同期发情定期
输精,对缩短配种期和繁殖周期,集约化生产,节约费用,减去繁琐的发情鉴定,科学安排生
产和畜群管理,提高繁殖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试验和结果
试验一
1、方法和材料
1978年8月10—21日,在我场一队,对11头放牧饲养的产后哺乳母牛和空怀乏情母牛,用
子宫注入15甲pgf2X2mg结合肌注不同剂量的50—120天孕马血清(pmsg);变换顺序观察发情效
果,通过直肠检查卵巢,结合观察发情表现适时输精,首次用药,探讨同期发情定期输精的规
律及繁殖效果。
2、试验结果
试验证明,用pg结合pmsg处理,是目前家畜同期发情的有效方法。
不同剂量的pmsg诱发同期发情效果
表6—13
不同方法周期发情的效果
表6—14
表中适输显著测定:查X2JP0.001=25.5
∴P<0.001 差异显著
从表可见:
(1)外表现发情,仅占63.6%(7/11),而直检实际发情81.8%(9/11),说明处理的牛表里
不一,必须直检,否则贻误生产。
(2)同期化集中4—6天,占处理的72.7%(8/11)的牛发情适合配种,输精9头,妊娠率,提
高26.6%,效果显著。
(3)试验证明15—20ml的pmsg处理效果效好,表中适输显著测定:查表:TP0.05=5.991>
Tpud=0.56
∴P>0.05 差导不显著。
从表可知,两种处理方法,效果是一样的。
综合上述两项试验分析:用pmsg—pg,对母牛同期发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处理后
的第四、五、六天,三天连续定期输精。结合直检适时输精更好。
试验二
1、方法和材料:在我场一队,对六十天以上的哺乳母牛,乏情期母牛,当年未见发情配
种和定期发情天数的育成母牛,用18甲埋藏,pmsg—pg、pmsg,氯地酚处理,诱发同期发情试
验,同10头同期同群牛做对照。首次用药处理和取管那天为零天。并在同年十一月份进行直检
观察妊娠效果。分述如下:
2、试验结果和方法
(1)18甲炔诺酮细管耳部皮下埋植试验。
我们用精液塑料细管长16—18毫米,用大头针刺烫16个孔,管一端用酒精烤软挤压,浸于
70%酒精内2—4小时,吸干,装满1.1的18甲炔诺酮粉和消炎粉。用时用套管针,顺母牛耳背
侧刺2—3厘米深的小孔,把管埋在孔内皮下,用火棉胶封好,经7—8天后,用手术刀切开挤净。
同时肌注,pmsgl800—2160小白鼠单位,于首次输精时肌注hcqLS00单位,促使排卵同期化。
取管后,用直检抽测或直检时输精,摸索定期输精规律,其结果见表。
18甲基炔诺酮塑料细管埋植试验
表6—15
 |
|
从统计分析证明
(1)埋植处理:同期发情处理后3—4天,连续输精,妊娠率提高25%,效果极显著。是行
之有效的方法。
(2)从一队看:直检适时输精提高妊娠率31.1%,定期输精提高27.6%,两者仅差3.5%。
说明定期输精是行之有效的。
(3)一、六队埋后用pmsgl800小白鼠单位和21600小白鼠单位同期约差1天。
不同种类的pmsg+pg同期发情试验。
八月六日,于和平种畜场一队肌注不同种类pgzmg.pcfl2甲脂处理11头,icl80996处理10
头,八月四日先肌注pmsgl620小白鼠单位,直检确定适输天数,分析定期适输时间见表。
不同pg+pmsgm同期发情试验统计分析表
表6—16
 |
|
集中性测定:T0.5=2.00>T 实测=0.70
妊娠率测定(试验与对照比)
T0.001=3.291 差异非常显著。
从表可见
(1)两种前列腺素同期发情效果一样,虽然值不同,但显著性测定无差异。
(2)用前列腺素处理,不仅提高配种率,比自然发情配种提高了妊娠率 32.8,差异非常显
著。所以前列腺素是同期发情的较好药物。
(3)不同生理状态用DMSG+DG的诱发情效果。
不同生理状态用DMSCT+DG诱发性效果表
表6—17
 |
|
发情天数试验表
表6—18
 |
|
表之期同显著测定:查X2表
实=7.582>T0.01=6.635
∴D<0.01 差异非常显著。
从表可见:
(1)卵巢有黄体比静止的同期发情提高7.7%,经生统处理。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有黄体的
比静止的效果好。且卵巢静止的发情较分散。
(2)PMSG+PG处理,同期率较好,平均达85%。而有黄体表里一致达77.8%。
(3)发情一定天数加PMSG的试验。
我们是用发情15—16天的育成母牛,肌注PMSG2000—3000小白鼠单位,其结果如表:
(1)同期化集中在19—21天12头,仅为60%,说明同期化不好,且很分散。
(2)发情周期天数比大群提早6.6天。
(4)氯地酚诱发同期发情试验:
我们在1979年8月3日,用17头当年未见发情配种母牛,分150、250、 300mg氯地酚肌注,
并于8月5日肌注2mgpg直检适输集中在8月10日,有四头8月11日4头。即同期7—8天4头,同期
率22.2%效果不好,有待研究。
三、初步结论和讨论
1、通过二年的试验:详见表
从表可见:
(1)18甲基炔诺酮和PG结合肌注PMSG处理同期化水平分别比对照提高90%,80.5%,受胎
率提高27.3%,40%。而定期发情数加PMSG和氯地酚,同期化都低于50%。经显性测定,差异
极显著,说明上述两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以18甲基炔诺酮埋植,操作简便、药源广,价格便
宜,易于推广。
(2)同期发情处理,多表现隐性发情,即表里不一致,所以必须搞直检或定时输精。
表之显著测定:查X2表p0.001=20.515 ∴p<0.001 差异极显著
(3)在使用PG处理时,经二年试验PGFl2甲脂子宫注入和肌注2mg效果基本相同,肌注简便
易行。但对PG对静止卵巢,诱发同期发情,生理机制尚须探讨
(4)关于PMSG使用剂量问题(如表6—26)
从表可见1 600—2 000小白鼠单位的PMSG即可,一般黑龙江马可按9—12ml的50—120天孕
马血清。
(5)氯地酚药源广,价格便宜,虽对猪诱发同期发情有效,但对牛尚须探讨。
(6)根据试验结果建议
1、采用18甲基炔酮埋植和PMSG+PG诱发同期发情,可直检适时输精或第2、3、4、天和第
3、4、5、天三次定时输精。
2、据目前的条件,从经济角度出发,我们应对乏情期和产后哺乳母牛,搞同期发情,确
保一年产一犊,否则错过配种季节,贻误生产。
3、任何生理机能,都受机体、环境条件影响,所以,每次处理后最好直检抽测,搞正定
期输精日期。
不同方法诱发同期发情统计分析
表6—19
续表6—19
不同天数诱发同期发情表
表6—20
(此文发表于省农场总局国营农场畜牧兽医参考资料)
用生莲子带心致腹泻复发一例
和平种畜场职工医院 李庆实
翻前之诊余随笔,阅得病案一例,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可谓教训。书之,供同道引
以为戒。
1961年冬月,返黑龙江省亲,邻村李某闻知,来我家邀为其母诊病。其母我素相识,问汝
母素体健康,今患何病?答曰:“腹泻”。
至其家,见病人面色皑白,骨瘦如柴,精神萎靡,疲惫不堪气息无力,唇淡舌青,苔白光
润,畏寒肢冷,恒以双手捂下腹状与昔日形貌全非,几不相识,问之,口淡无味,不欲食,勉
强食仅两余,诊其脉沉迟无力。
云:自2月以来,每日黎明前腹中雷鸣,脐下作痛且泻,轻则1次,稍进冷食感受凉则加至
2、3次,泻后始安,泻物中夹有未消化的完谷。曾多方求医,或谓脾虚,或谓肾泻,服中药30
余剂又常服氯霉素,健脾丸等,但终无效,且日趋加重。云后事已备,自想寿将终矣,言之潸
然泪下。
此患自38岁始,寡居,今年老肾关不固则泻下,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则泻物中有不
消化的完谷;脾气不能四布则肌脱,四肢不温,久泻气血衰微则唇淡神倦;中阳不振,寒气内
盛则腹中雷鸣舌青,下腹喜热,按脉如是。
紧合脉证分析,仍属命门火衰,脾阳不振中气不足之肾泻。治疗以四神丸温补命门为主,
加暖脾回阳升提固涩为辅。
处方:补骨脂20克,吴萸7.5克,肉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白术15克,炮姜10克,生黄
芪20克,诃子肉15克,炒莲肉15克,柴胡10克,炒山药15克,升麻10克,大枣5枚,水煎服。
它药禁用,慎勿受凉,忌冷食及油腻。连服四剂,泻大减。食欲增加,精神转爽,脉较前
也有起色。矢已中的,前方加官桂2.5克。再投6剂。隔日午后,其子又来找我,云此方服两次
后,腹泻又作,诸证复现,不知何故。再邀往视。
至家,果如其言,询之服法,禁忌等均无,我亦茫然。再验视煎药中,莲肉为未炒之生品,
且翠绿的莲心也在其中。我伏思良久,曰:“只此一味误事矣!”问何故。答曰:“彼用炒
莲肉因其性甘平,具养心肾健脾止泻作用,属补益药;此莲子生用,且性本苦寒具清心热作用
的莲心也在其中。是证本属虚寒泻,今寒上伏冰,故再泻,而前功尽弃,令其尽弃莲心,拣出
莲肉炒后人煎。”又将所余5剂服完,泻止,四肢转温,每餐可进三两米饭,精神倍增,惟晨
间稍有腹胀不适。脉已和缓有神。嘱其照原方再服4剂,以善其后。药后6日我将行,为巩固疗
效,又服张锡纯之坎中丹方(纯黄、赤石脂各50克合为未,每次服2.5克,一日两次,早晚饮服)。
嘱其禁食油腻生冷,年二月其子至我家,云母病已除。后此媪74岁因他疾病故,前症终未
复发。
体会:一、前医云脾虚,肾泻均属非错,治法想必补脾温肾无异。所以无效者,可能如按
生莲子带心之类事,不可谓无。
二、二诊虽加入宫桂2.5克,但其热尚不足桔抗几分莲心之苦寒,可见治病用药不可不慎。
医药必须配合,投药必须认真,炮炙必须如法,稍有忽略,轻则误人,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
负担,重则危及生命。
三、张锡纯所言:“凡至生地临证开方,当以亲自检视药味为第一要着”, 其语十分可
贵。
(原载《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第5期)
浅翻重耙深松改良退化羊草草场初报
和平种畜场草原站 唐克城 胡金利
一、试验目的:
羊草是根茎—蔬丛型多年生优良禾草,以营养繁殖为主。由于对草原利用不合理,使其营
养繁殖受到抑制,草场日趋退化。为打破恶性循环,更新复壮,于1980年进行了浅翻、重耙、
深松三种松土措施的对比试验,以探索无性繁殖的改良路子。
二、试验基地条件及试验方法
试验基地在综合治理改良区内,位于东经124 °22′,北纬46°07′,海拔133 —134 米,
坡向西南;年平均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475 毫米,年蒸发量 1 749.5毫米,六级风日20
天,最多集中于春季,土壤为沙壤粟钙土,PH7 —8 ,肥力中下等,试验区内无水源,试验地
属于草甸草原类,羊草加杂草草场,试验前为放牧地,中度退化,植物群落除杂草外,还有隐
子草、贝加尔针茅、胡枝子等。复盖度40—50%,群体高度30公分左右,此为试验好草场。
2、试验地选择植被基本均匀,土壤条件基本一致的漫坡地。采用对比法顺序排列,二次
重复处理小区面积10—20平方米,对照区面积为5—10平方米,总面积为1 300平方米。
试验时间:1980年7月14日
试用机具: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四铧犁、缺口耙、元盘耙、铁捞子、V型镇压器、无
臂四铧犁。
试用方法:浅翻,四铧犁浅翻深度12公分,重轻耙、铁捞子复式作业一遍, V型镇压器镇
压一遍,缺口耙重耙一遍,耙深8—10公分,轻耙、铁捞子复式作业一遍,深松24—27公分。
三、初步结果
(一)盖度:羊草密度的变化,三种松土处理后,植被遭到严重或彻底破坏,经过一个阶段
和第二年的恢复,盖度、羊草密度、产量发生很大变化。附表可见,当年9月2日调查,复盖度
恢复的不大,浅翻为40%,占对照52.5%的 7.6%,重耙为20%,仍远远低于对照,占对照
67.5%的29.6%;深松为 7.5%,占对照75%的10%。第二年8月6日调查,浅翻的复盖度恢复
到 52.5%。与处理的对照相同;重耙复盖恢复到47.5%,比处理时的对照低 20%;深松复盖
恢复到47.5%,比处理时对照低27.5%。
从产量性状分析,当年9 月2 日调查,羊草密度变化的幅度不大,浅翻处理每平方米内有
羊草52株,比对照106 株少54株,占49.1%。重耙处理有羊草29株,比对照87株少58株,占33.3%;
深松处理有羊草47株,比对照139 株少93株,占33.3%。第二年8 月6 日调查,羊草密度显著
增加,浅翻处理每平方米内有羊草189 株,比当年增加了137 株,比对照增加了83株,比对照
提高了178.3%;重耙处理羊草218 株,比当年增加了189 株,比对照增加131 株,是对照的
250.5%;深松处理羊草267 株,比当年增加了220 株,比对照前增加128 株,占对照的192.1%。
可见三种松土措施都影响羊草的密度,但三种措施对羊草的叶片,叶长以及宽影响不大。处理
第二年浅翻株增高32.5公分。比对照增长104.8%重耙株高比对照增高19公分,深松比对照高
14公分;浅翻叶片比对照增长6.5公分,重耙比对照增长3.5公分;深松比对照增宽6公分。浅
翻叶宽比对照增宽0.35公分;重耙对照增宽0.25公分;深松比对照增宽0.2公分。生物学的变
化,促使草场产草量有了提高。
(二)产草量的变化
处理当年植被严重破坏,盖度小产量低。处理第二年,由于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羊草
生长在良好的环境中,密度增多,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都有提高,产草量自然提高。
处理第二年测产,浅翻比对照增产鲜草340.2斤,增长58.5%,羊草增产200斤,增长96.7%,
重耙处理比对照亩产鲜草160斤,增长26.4%,羊草增加226斤,增长449.9%,深松处理比对照
亩产鲜草166.8公斤,增长27.3%,羊草增加293.4斤,增长率200%。
四、结论
(一)在既无明、暗藏斑又以退化羊草的建群的各类草场上,三种松土措施均有更新草场的
效果。
(二)产草量提高的幅度,以浅翻为最大,羊草率以深松为最高。一般条件下,以浅翻深松
为好。
(三)三种松土处理的第二年,杂草比例大的尤其是蒿属植物严重影响割草、干草调制及物
草的品质,抑制或清除这类劣等牧草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羊草不同改良措施对羊草的影响
表6—21 单位:厘米、公斤
注:1、改良日期1980年7月14日
2、调查日期1980年9月20日,1981年8月6 日
3、摘自《国营农场畜牧兽医参考资料》第四期
玉米埯种机田间试验
和平种畜场生产科 赵元山
该机由深松、开沟、滤水、排肥、覆土、机架、传动、液压升降等部分组成。
深松用中耕机的标准深松杆齿,深度达20厘米。
开沟用铧式开沟器,宽16厘米,铧柄与杆固定,通过伸缩杆及弹簧,可以自动仿形,保证
播种一致。
滤水装置有:缓冲罐、主输水管、分水管及控制阀等。每垧滤水10—20吨左右,土壤含水
量在10%以上时,起到引墒保苗作用。如需增加水量,可以加大管路。
排种用窝眼式排种器,由种箱、排种轴与窝眼辊、刷种器组成。每埯1—4粒种子,其中2
—3粒的占80%以上。
排肥装置有肥箱,在箱底前部装有喂入搅龙,将肥料送至排肥口,然后经四叶轮将肥料排
出。每埯肥料量0.5—1市斤。
覆土用铁拉子,用伸缩杆固定,可自动仿形,并能调整拉板角度,改变覆土厚度,保证覆
土深度一致。
机架由横梁、顺梁、衬套座、牵引拉杆等部件组成。
传动部件有地轮、链条、链轨、地轮轴等组成。
液压升降由油缸、油管、起落转臂等组成。
二、主要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
5300×4300×1340毫米
重 量:1300公斤
行 距:700毫米
株 距:400毫米
排种装置:窝眼轮式
升降机构:液压式
排肥机构:搅龙与四叶轮
排水装置:管道自流
开 沟 器:铧式
传 动 比:1:5至1:75
传动地轮:∮530毫米
传动形式:三组链条传动
三、试验情况
用东方红—75牵引作业,播种近1万亩,平均出亩97%,施肥0.5—1市斤,亩垧滤水15—20
吨,用I速至Ⅲ速试验,日工效达8垧。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意见
个别部件强度不够,需要加强。窝眼不够规格,今后加工时注意标准化。排种装置应改成
有电子监视有单株精量排器。排肥与滤水装置应加控制开关。
播种性能调查表
表6—22
每埯粒数2—4覆土深度5厘米
(原载《北大荒农机》1982年第2期)
用“三九一一”防止甜菜苗期害虫
和平种畜场 郑守志
和平种畜场1980年种植甜菜3 440亩,风灾毁种219.5亩,受苗期虫害毁种1 240.5亩,实
际保苗1 980亩。绝大部分缺苗断条,补种后仍有半数是七八成苗。主要是蒙古象,甜菜象,
黄条跳等危害造成减产欠收,平均亩产仅有430.8公斤。
1981年全场种植4026亩甜菜,全部用“三九一一”农药浸种。除风害毁种450亩以外,其
余3 576亩均没受任何害虫侵袭,长势良好,单产可达823公斤,平均每亩纯增加收入74.48元,
总产可达2 943.1吨,做到丰产丰收。
一、试验方法
我们采用统一浸种方法,即种子100斤,清水100斤,“三九一一”乳制 1.2斤的比例。将
清水倒入溶器里,然后将“三九一一”按比例侵入水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把种子放入药
液内,浸泡24小时,在浸种过程中翻动4至 6次之后把种子取出摊在炕席或塑料膜上,再用麻
袋片或塑料膜在上面盖好,阴干后即可播种。但拌种距离播种时间不必过长,以免药效降低。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980年全场仅甜采一项用六六六粉2 100公斤,敌敌畏乳剂70公斤,普遍增加2—3次喷药
工序。1981年全场只用43公斤“三九一一”农药,达到了一次用药,全年安全,使整个生育期
大部分时间不受虫害威胁。为甜菜消灭苗期虫害闯出了路子。
利用“三九一一”农药进行种子处理可控制苗期和生长前期各种害虫,效果可持续80—100
天左右,对生育后期的夜盗虫没有明显的效果,甜菜若长期不受虫害,必须结合其它防虫措施。
见下表:
“九三一一”农药拌种效果表
表6—23
试验证明:
(1)利用“三九一一”处理甜菜种子后,苗期不受任何害虫的危害,保苗率高,达到一次
保全苗,长势健壮,生长快,光合作用强,同化作用明显。
(2)利用“三九一一”处理种子后,达到一次用药全年安全,从而降低了生产费用。
(3)甜菜发棵早,群体优势强,便于管理,丰产性能好。
三、今后意见
1、利用“三九一一”农药播前一次处理种子后,防治效果高,药效残期80—100天,适应
生产上应用。
2、“三九一一”高效剧毒农药,在应用时,必须妥善处理,以防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
3、操作时加强安全教育,备有必要的劳动保护和防毒用具,使皮肤不能接触农药,以防
工作人员中毒。
4、要与其它农业技术措施综合运用,以充分发挥增产效果。
(原载《北大荒农业》1982年第二期)
五铧犁尾犁堑沟植苗造林好
和平种畜场 李洪文
1975年以来,和平种畜场学习推广了吉林省长岭县等地五铧犁尾犁堑沟造林的经验,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1976年秋全场造林10 500亩,1977年在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又保质保量地造林
8000千亩。运用五铧犁堑沟造林,方法简便,工省效宏。
操作时,首先在五铧犁尾犁堑沟翻出的新土一侧,用人工把苗摆好,第二犁前铧翻的土把
苗埋上后,再用链轨在合土一侧镇压一次。翻第三犁时再在堑沟摆苗,第四犁和第二犁相同。
中间行距用十铧时为3.5米,用八铧时为 2.8米。
采用这种方法造林,一般一个作业组可安排13人,其中包括一名组长,负责全组工作。一
名统计,负责插堑,掌握进度;一名分苗员,按各假植点的需要数把苗分好;六名工人摆苗,
按造林地长短分六段,一人一段。造大片林时,为了使摆苗员不走横垄地减少体力消耗,一般
可分三大段,两侧摆苗,一侧三人。机车包车组四人,车长开车造林,副车长镇压。上午造的
中午镇压,下午造的晚间镇压。
机车作业同翻地一样采用离心作业法,行走要正,堑要直,翻深要达25厘米,为了减少机
车阻力,在开沟时尾犁要深一些,埋苗时前犁要深一些。
栽植后随即用链轨镇压,轧的实,轧的均,蓄水保墒。据1977年调查,未造林地段的干土
层达10厘米,土壤含水量8—10%,用链轨镇压的造林地干土层只有5厘米,土壤含水量12%。
由于墒情好,1976年秋季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5.4%,最高成活率为96.2%。
用这种方法造林,还可以解决劳力不足,减少劳动强度和造林机具不配套的矛盾,每亩平
均仅用工0.11个,而植树机造林用工为0.27个,人工造林为 2.5个。五铧犁尾犁堑沟造林虽耗
用油量较大,但直接亩成本比植树机降低 30%,同时田间作业故障少,相对地提高了工效。
由于对造林苗木采取了定点假值、等距投苗的办法,大大节约了苗木。
(原载《黑龙江林业》)
论文应用效果表
表6—24
续表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