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人口

第一章 人口 民族

第一节 人口


  
  1960年建场初期,全场共有716户,5 293人,其中职工2103人。
  建场时肇州县卫星种畜场划入种畜场,为东风分场,当时东风分场有84户,270人。新青、
新平、新合、新农村有632户,5023人。
  1961~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种畜场人口由1961年的5293人,增加到7 000人,
四年内人口增长32.4%。
  1981年安达分场并入种畜场后,人口增加到13 333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场
总人口为12 654人。1985年,安达分场由种畜场划出,总人口10440人。
  建场至1969年,种畜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17‰,1960年以后,种畜场提倡计划生育。
1972年以后,计划生育工作受到种畜场党委的高度重视,落实了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了人口
控制措施。1976—198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6.8‰,下降到13.4‰,1983—1985年人口自然
增长率平均为3.3‰。
  建场初期种畜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人,到1985年每平方公里为 29.8人。
  
人口年龄构成统计表
   (1985年)
  表8—1


  1985年在全场总人口中,有大学毕业生45人,中专毕业生64人,高中生 1 053人(包括在
校生),初中生1 800人(包括在校生),小学3 074人,文盲或半文盲2 807人,种畜场在册职工
为3472人,其中离退休工人363人,从事集体经济生产人数为8人,从事个体生产人数为22人。

   种畜场人口情况表
   (1960—1985年)
  表8—2


  注:1981年安达分场划入441户,2 090人。
   1985年安达分场划出419户,2 1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