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鼬趣闻
狩鼬趣闻
建场前夕,敖包吐地区,地域辽阔,村屯疏落萧条。草原浩瀚无垠,草深蒿密,积水沼泽
芦苇繁茂,常有野兽隐身苇蒿深处,出没无常。
敖包吐西北缘的小庙子屯,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只有十几户蒙族人家定居这里,生活十
分清贫,靠种地交租后的少数余粮勉强维持生活,以采集药材和猎获野兽的皮张兑换油盐。在
这十几户人家中,有一个出名的狩鼬能手,叫常德陆。他的年龄三十刚出头,为人性情豪爽,
脾气倔强,有娇妻幼子相依度日。家境贫寒,十多年的狩鼬生涯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跟踪捕鼬经
验和技巧,凡他所发现的鼬和鼬迹,最终无一鼬漏掉,他独创的鼬闸和压拍子,可谓当时的先
进捕鼠工具。
有一年冬至的一天,一场小雪刚刚下过,北疆莽原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寒气袭人。猎
人携带鼬闸,迎着酷寒,踏着薄雪寻觅黄鼬行踪。时近中午,在草蒿深处发现一串歪斜断续的
黄鼬足迹。这东拐西挪的印迹足可给对手造成很大的迷惑,猎人断定这是一只年久、个大诡诈
的黄鼬。顺足迹东查西寻,终于在很远的小土丘旁发现黄鼬巢穴,下好鼬闸。
第二天,晨光未露,便起早去遛闸,行至鼬穴处,猎人呆了。鼬闸被弃之很远,猎人自言
自语道:多年来从未遇到过这样难斗的黄鼬,于是决定弃闸,改下压拍子。猎人取来压拍子下
置停当,返至家中已是日薄西山。
第三日,鸡啼便起床急忙赶至鼬穴处看到压拍子已经落下,猎人想这该死的黄鼬一定丧生
拍下。结果不然,拍下压的不是黄鼬,而是一块冻牛粪,黄鼬已逃之大吉。一连几日内均是如
此。黄鼬不但不逃避,而且采用冻牛粪垫压拍子的办法给猎人看,猎人夜不能寐,陷入凝思苦
想之中。终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出一个绝妙的好计策。他到邻里家找来一个“猪吹巴”,
冲足气扎紧,放至鼬穴附近把周围100 米以内的冻牛粪、土坷垃全部拣净运走,于是下好压拍
子。次日赶到狩鼬地时,销犯拍落,“猪吹巴”被压瘪了,一只头至尾1 米多的黄褐色黄鼬丧
生拍下。黄鼬虽知冻牛粪可支撑压拍,却不晓“猪吹巴”会被压瘪之理。古人云:“禽兽之变
诈几何哉。”
这有趣真实的狩鼬故事至今仍为常猎人的儿孙和当地老住户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