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村屯名称的含义

地名考

村屯名称的含义


  
  50年代中叶,和平牧场前身共有16个自然巢屯,约有居民400户,村屯大小不等,少则三
五户,多则不足30户。东部柳合堡、赵地房子等属肇州县管辖。基本为汉族人生计地,西部敖
包吐、小庙子等自然屯隶属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所辖,多为蒙古族人居住。
  1956年8月,山东移民来此地,建立三个新村。
  1960年,组建和平种畜场,建场后随着人口增多自然屯增至19个,后因个别村屯土地脊薄,
加之不便管理等诸多因素,合并为16个自然屯,又增建了新立、林场两个自然屯。
  和平种畜场村屯虽少,但名称含义不一,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 11种:
  一、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蒙古语译音命名的村屯;敖包吐、二腾、哈尔乌苏;
  二、以垦荒者或屯中有钱势人的姓氏命名的;柳合堡、王地房子,赵地房子,黄家围子,
蔡家屯;
  三、以屯落首建特点或独特的建筑命名的:十家户、小庙子;
  四、以垦荒伊始时的植物特点命名的:五棵树;
  五、以兴旺发达命名的:聚宝山;
  六、以封建迷信色彩命名的:青龙山;
  七、以人的绰号特点命名的:三喇嘛;
  八、以地域特点命名的:营台;
  九、按数字排列,建于同一时期的村屯:十村、十一村、十二村;
  十、以建屯时间命名的:新立屯;
  十一、以经营特点命名的: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