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自1982年和平牧场志编审委员会成立以来,由于体制变动,志书编纂工作一直断断续续。
正因为如此,本应在上个世纪出版的这部志书,今日才得以面世。
这部志书涵盖了和平种畜场建场26年间的历史,以及建场以前的种畜场概况。
由于是由人民公社与县办农场合并组建的种畜场,因此,史料零乱,残缺不全,加之“文
化大革命”特殊年代的影响,造成了种畜场史志的诸多缺憾。
为了弥补缺憾,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志》,以及《大同区志》、
《大庆市牧工商联合公司志》和《大庆市志》等资料,才使这部志书较为翔实完整地记录了种
畜场26年间的史实,使其不失存史、资治、教化的三大功能。
在编纂中,种畜场历届党、政领导,尤其是现任领导同志,对本志的出版予以高度重视,
并重新安排人员进行再次修订,力求保证质量。
在编写过程中,各科室及有关单位,积极提供资料,为志书的编写做出了贡献,他们是:
窦兆泉、范喜忠、吕凯、李春生、车延春、张印忠、尚立秋、高永江、包金贵、陆向春、殷怀
刚、王桂荣、刘庆和、邵贵学、宣士才、田俊德、郑守志、高万友、黄立峰、王士臣。在此,
向为本志书编写工作付出劳动的上述人员表示谢意。
本志书上限起始于1960年,下限为1985年(其中1982年至1985年,含有安达分场),较为
翔实地记录了和平种畜场从建场到1985年26年间的历史。但是,由于编写人员的水平所限,加
之资料搜集方面的困难,难免存在着谬误之处,还望各级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编者
200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