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
第三编 农业经济
第一章 种植业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
1986~1990年“七五”计划5年间,粮豆播种面积始终控制在5.5万亩。1986年种植业结构
调整指导思想是:不种赔本田,不种低产田,压缩小麦,增加玉米,扩大青贮和经济作物,实
现高产高效益。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到1990年,小麦彻底砍掉,玉米面积增加到4.63万亩,
占粮豆播种面积的84.2%。玉米单产413公斤。
“八五”计划5年间,种植结构继续以稳增大玉米为主。
1991年,粮豆种植面积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5万亩,占粮豆播种面积的100%,占耕地面积
的71.4%。玉米单产400.2公斤。
1994年,粮食播种面积4.37万亩,平均单产 419公斤,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紫花苜
蓿种子生产田2万亩。
1995年是实现 “八五”计划的关键一年,种植业结构继续以稳增玉米为主。播种面积8.5
万亩。其中玉米5万亩,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田2万亩,青贮5千亩。
“九五”计划起始年1996年,播种面积7万亩。其中玉米面积5.5万亩,苜蓿种子田1万亩。
1997年,全场粮豆作物面积8.2万亩,其中玉米面积7.1万亩,占粮豆作物面积的86.9%。
高粱0.7万亩,按玉米8∶1的比例间作高粱;杂粮0.3万亩。经济作物0.5万亩,增加了西瓜、
绿豆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试种水稻105亩。
1998年,播种面积9万亩,其中玉米面积7.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87.8%。玉米单产540公斤。
1999年总播种面积10.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 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2%;高粱1万亩;
杂粮0.75万亩。经济作物及饲料作物0.75万亩。
2000年,根据国家粮食政策调整带来的新变化,把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弥补市场缺口作为
工作的重点来抓,种植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实破。使种植业从传统的、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
品种、高品质、上市快、效益好的市场需求产品转变, 压缩玉米、大上杂粮, 完善粮经饲草
“四元”结构。在结构上调增杂、优、特饲品种比例,播种面积5.7万亩,占总面积的54.3%,
玉米面积4.8万亩,比上年减少3.5万亩,实现了杂、优、特饲面积过半。确保亩均利润百元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