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幼儿教育

第三节 幼儿教育


1979年以后,农场幼儿教育开始兴起。在场部办的托儿所设大班,招收5~6周岁
的学龄前儿童,有2名专职教师。以后,又有一些小学相继办起了幼儿班,招收5~6周岁
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一年学前教育,然后进入小学一年级。
农场对幼儿教育很重视,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是配备了适应幼儿教育的老
师,要求既有文化知识,又要有一定音乐和美术专长。其次是创造必要条件,如给幼儿班
购买学习用品和活动用品,安排条件舒适的教室,配备适于孩子身高的桌椅等。再次是广
泛动员家长,讲清道理,让孩子上幼儿班学习。
为了适应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幼儿班在学习语文、算术时,注意改革教法,多做一些
包括卡片在内的教具,增强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适当增加文体活
动的内容和项目,使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不单调乏味。在“六一”等节日中,各
办学单位都要为幼儿班的学生们买一些纪念品。每年的春季体育运动会,还专门设有幼儿
比赛项目;在每次的文艺汇演中,都有幼儿班的“小天鹅”节目。农场对在幼儿教育工作
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十分重视,除给予必要的表彰奖励外,够条件的临时工转为代课教师,
或把代课的幼儿教师选送到专门学校进修。
因条件所限,有的学校幼儿班时办时停。到1985年,全场只有场部的两所小学办了幼
儿班,受教育的学龄前儿童达1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