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气象观测

第四节 气象观测


农场地处半山区,森林与耕地相穿插,小气候明显。随着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
于1975年3月1日建立气象站,工作地点在实验站。周德文任气象员,隶属场生产科和实验
站。1976年各项仪器到齐,并安装结束。于1977年1月1日进行全项目的气象观测。每日观
测3次,并做好记录,向生产科汇报。同时开展预报工作。预报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
长期分全年和季度,中期一旬一报,短期一天报一次。预报主要有风向、风力、气温和晴
雨等情况。把预报内容交场广播室,利用早、午、晚播音时间播出。在春秋两季防火,夏
季防汛时,及时做出火险等级预报和汛期预报。
1980年10月,场部专门为气象站建成一栋98平方米的两层小楼,人员发展到4人。气
象站主要设施有气压计一台,温度计2台,湿度计2台,电接风向风速计一台,雨量计一台,
以上项目都实现了自动化。还有日照计一台,蒸发皿一套,地温表3套。气象观测除了为农
业生产的春耕、夏管、秋收提供气象资料以外,还为进行良种试验提供科学依据。生产部
门根据气象观测的有关数据引进适合本场种植的优良品种。同时也为建筑、电力等有关方
面提供气象参数。建筑等方面打地基、挖下水道和桥涵设计,电力方面的线路架设等,都
需要气象观测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