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克山病
第三节 克山病
此病在克山县大量流行过,因此叫克山病,也有叫黄水病,快当病的。这种病的
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患病者多数是青壮年妇女。它的流行规律是3年一次小流行,5
年一次大流行。
1943年(伪康德10年)冬,叶家窝棚克山病大流行,全屯死亡20多人。仅王海权一家就
死了5口人,剩下他一个人只好投亲靠友。王和尚家5口人,死亡4口,剩下他一个人无家
可归,没办法只好当和尚去了。当时正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压迫最残酷的时候,人民
生活极端痛苦,无医无药,只好依靠巫医神汉,造成轻病转重,重病死亡,所以死亡率非
常高。1949年至1950年,叶家窝棚屯又一次流行克山病,虽经全力抢救,还是死亡15人,
仅洪姚阁一家
叶家群众支援抗联情况表
0000121;[/$$p]
就死亡3人。当时人民政府对此非常关心,派来医疗队,住在这里防治抢救。
1958年,克山病大流行,死亡38人,大多数是青壮年妇女。致使农场职工、干部人心
不安,有亲投亲,有友靠友,影响了农场的正常工作。当时有几句民谣:“一进九里三,
两眼泪涟涟,夜晚脱了鞋和袜,不知明早穿不穿。”形容克山病对人民的生命危害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