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繁育改良
第三节 繁育改良
一、奶牛繁育1990年,农场公养奶牛场先后从北京西郊农场购入182 头育成母牛,品种均
为荷斯坦奶牛。在此之前,由于1987年建立了乳品厂,农场一时兴起养奶牛热潮。畜牧科及时
调整工作重点,强化服务功能。为了加速品种繁育改良步伐,防止近亲交配,提高奶牛整体素
质,给奶牛打耳号,建档案。建立人工授精站,实行哈冻精配种。畜牧科常年贮存从省繁育站
购买的高产奶牛冻精。畜牧人员深入养牛户,为公牛去势,杜绝本交,防止退化。同时采取请
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人工授精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使奶牛人工冻精配种上站率达95%以上,情期受胎率达80%以上,配种受胎率达95%以上。为
改良低产牛群,建立高产稳产牛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猪繁育
1998年,二队股份制猪场从香坊农场引进杜洛克、哈白、长白、约克(大白)种公猪6 头,
哈白母猪20头,约克(大白)母猪10头,杜哈(杜洛克公×哈白母)母猪50头,建立了品种优
良的种猪场。1999年9 月初,又从北京原种猪场引进英系约克(大白)公猪1 头,母猪2 头,
加系杜洛克公猪1 头,母猪2 头,生产纯种父母代种猪,为猪的繁育改良创造了优越条件。
引进的洋种猪特点是日增重快,平均日增重550 克以上;瘦肉率高,占63%以上,其中杜
洛克达66%以上;屠宰率高,胴体比重在7.3 以上,最多达8.0。
股份制猪场建立两年间,生产纯种约克(大白)、哈白150 余头,约哈(约克公×哈白母)、
哈约(哈白公×约克母)、长约(长白公×约克母)二元杂交母猪300 余头。一是出售种猪,
二是商品育肥。由于品种好,增重快,受到用户欢迎,远销黑河、牡丹江、鸡西等城市,供不
应求。
三、奶山羊繁育
1986年,管局畜牧处在三队养羊基地搞奶山羊人工授精试验,采用优良奶山羊品种吐根堡
冻精进行配种。当时三队奶山羊存栏400 余只,人工授精60只,人工授精率达15%。1988年春
季,从绥棱县家畜繁育指导站引进优良品种吐根堡种公羊5 只,无偿提供给5 个养奶山羊大户,
每户1 只。采取自然交配的方法,对本地奶山羊进行繁育改良,使优良种群不断扩大,生产水
平明显提高。90年代中期,良种绵羊小尾寒羊被引进农场,人们争相饲养。这种羊繁育快,出
毛率高。其中养殖大户有十二队职工王永士、刘庆,八队职工张玉波、实验站职工马占富等。
四、肉鸡蛋鸡繁育
1986年,养殖场成立鸡场,做为种鸡基地,为冷冻厂建立第一车间。当年饲养AA肉鸡
1000只,秋季淘汰。同年9月,又从沈阳辉山祖代鸡场购入1000只AA肉鸡雏(父母代),1987
年春天产蛋。同年6 月,育成母鸡全部淘汰,鸡场随之解体。90年代中后期,场部地区成立三
家个体养鸡场,有两家主要引进迪卡沃伦蛋鸡雏,只引不繁。产蛋一年后淘汰,再继续引进,
如此循环往复。存栏数一家控制在1000只左右,另一家保持1500只左右。一家肉鸡场主要是引
进AA肉鸡鸡雏,也是只引不繁,两个月后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