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植树造林

第四章 林 业

第一节 植树造林



一、森林资源普查复查

根据农总林字[1989]20号文件关于垦区森林资源清查的要求,农场林业科组织人员从
1991年7月18日至9月20日对人工林进行了全面普查。首先查阅了1984年普查时所保存的资料,
包括人工林普查野账,人工林普查报告等。同时根据实地调查,重新划分了小班,小班是依据
用材林、防护林或不同林种地理位置等有关标准划分的。把普查结果制成汇总表,绘成林相图、
分布图。

经普查:全场有人工林面积6206.3亩(或6287.1亩),总蓄积量为20131 立方米。按林种
可分为落叶松5358.7亩,蓄积量为14664 立方米,樟子松314.3 亩,蓄积量为285 立方米。水
曲柳68.1亩,蓄积量为507立方米。杨树506.5亩,蓄积量为4675立方米。旱柳35亩,槭树4.5
亩。

为了加强林政管理,以使林场领导心中有数,决策有据,从而促进林业发展,1995年林场
依据总局林业局[1995]13号文件精神,对全场森林资源进行了普遍复查。林业用地面积18570
亩,其中有林地10785亩,苗甫地210亩,无林地7575亩,有林地中次生林4575亩,人工林6195
亩,森林覆盖率5.3 %。活立木总蓄积34400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活立木总蓄积14267 立方米,
人工林活立木总蓄积20131 立方米,天然林蓄积中,柞树4500立方米、黑桦5400立方米、白桦
2140立方米、白杨1990立方米、椴树237 立方米。人工林蓄积中,落叶松14700 立方米、樟子
松600 立方米、水曲柳200 立方米、杨树4631立方米。天然林中,幼龄林蓄积9500立方米,中
龄林蓄积4767立方米。人工林中,幼龄林蓄积13700 立方米,中龄林蓄积6431立方米。林木总
蓄积量中,用材林蓄积量占81%,防护林蓄积量占19%。

天然林可采资源面积4500亩,蓄积14000 立方米,出材7000立方米。树种组成为4 黑3 柞、
2 白杨1 椴。人工林主要树种为落叶松、杨树,可采面积为720 亩,蓄积量为6800立方米,出
材约3000立方米。

二、绿化造林与义务植树

1986~2000年间,农场林业造林面积,总计25238 亩,义务植树456653株。森林总面积由
1985年前的18287 亩发展到2000年的43525 亩。在农场的土地版图上,林木已呈点、块、条状
分布,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林网,森林覆盖率已恢复到5 %的程度。这对于美化环境,防风固
沙,改善区域小气候,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一)林场造林

15年间,林场造林工作主要采取个人分块承包、大组定额管理和兴办家庭林场三种方式。

1985年,林场赵殿福、谢连才、宋学斌、候永林等人签订了为期3 年的造林承包合同。按
照造林面积,头一年给承包者报酬是每亩地20元,年末,检查验收林木成活率必须达到85%以
上;第二年给承包者报酬每亩地15元,年末检查验收成活率必须达到95%以上;第三年给承包
者报酬每亩地5 元,年末检查验收合格率达标。到1998年,通过这种造林承包方式,人工林成
林面积增加了3000亩。1986年前,林场有一支近40人的专职造林队伍,采取大组承包造林的管
理办法。

1986年这支队伍解体后,林场一般都采用招收社会闲散劳动力发包或定额管理等管理办法
逐年造林。

1999年开始试办家庭林场,先后与彭怀志签订150 亩、张志臣165 亩、肖文武205 亩为期
30年的家庭林场合同。到期后林场与承包户按产值三、七分成。2000年在总结上一年家庭林场
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又与孙振东签订330 亩、李文刚60亩为期30年的家庭林场造林合同。

(二)义务植树

1986年以后,农场除了由林场完成国有林造林任务和家庭林场承包之外,义务植树也一直
没停止过,而且是逐年有新变化。从数量上看,每年都植树近4 万株;从质量上看,由最初的
单纯追求造林速度向高标准绿化迈进;从内容上看,也由单纯的美化环境向发展生态型农业转
化。

1986年农场义务植树全面实行工程性绿化,即绿化一个营地、一座荒山、一个荒坡、一条
荒沟等。这一年,农场第一次要求各单位在绿化工作上要有长远规划的眼光,绘出营区绿化图,
将图与设计书上报林业科备案。居民点要栽植5 行以上乔木,形成生物围墙,营区及公共场所
要单独规划,实行乔、灌、花、草相结合。农场苗圃提供的绿化树苗主要有樟子松、小黑杨、
白皮柳、水曲柳,花紫木有紫丁香和少部分桃红。

1991年是我国实行全民义务植树十周年,也是农场全民义务植树上规模、上水平比较显著
的一年。农场提出了要消灭“光腚屯”,达到“村穿裙子路镶边”的第一步绿化标准。当年全
场造林1500亩,用材林1000亩,义务植树300 亩,计40420 株,并提出“绿化、美化、香化”
的绿化标准。

1992~1998年间,农场在绿化工作上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这期间农场党委多次组织生产
队书记、队长、场直工商运建服企业领导到绥棱农场等单位参观考察,提出“远学克山,近学
绥棱”的口号。配合“小康场队”达标竞赛活动,启动“三绿两园”达标系列活动。农场还提
出绿化工作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绿化工作的开展。

2000年农场通过卓有成效的“绿化年”活动,达到整体上水平,局部上档次,绿化工作再
上新台阶。按照农场要求,中学、小学、林业站、电站、一、三、五、十一、十二、十队达到
垦区一流单位绿化水平。其它单位在绿化上达到“三绿四园”、“三网一片”的高标准绿化水
平。这一年,五队的水上乐园经过装点成为新景点,电站的花坛造型独特,场部机关建造起
1000多平方米的绿色草坪,林业站完成主干道“绿色长廓”的工作任务外,居民街的三条街道
各栽一花卉品种,形成丁香街、果树街、珍珠梅街,达到一街一景,景致独特。另外,林业站
还集中组织人力,建成了十队至十三队,二队至场部总计近40公里的高标准绿化带。选用树种
是樟子松和杨树,高低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