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乳品生产

第三节 乳品生产



1987年12月建厂的乳品厂,一个阶段一直生产在市场上较受欢迎的全脂加糖奶粉。随着乳
品行业出现日益尖锐的竞争,1992年乳品厂在完成二期扩建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乳品市场
的需求又生产了加锌粉、中老年奶粉、母乳粉、新型婴儿粉、豆奶粉等一个系列八个品种。

全脂加糖奶粉,是乳品厂的主要生产品牌。这个品牌曾荣获1991年度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同年获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省内信得过产品。另外的一个系列八个品种,是农场与东北农业
大学的郭明若教授共同合作研制开发的新品种,也是红光乳业的品牌产品。其中1992年研制的
新型婴儿粉,获得1994年中国医药保健品金奖,并通过省内外专家鉴定,在国内乳品市场中享
有较高的声誉。1993年相继研制出的加锌粉等几个品种,其中中老年营养粉获河北省十佳畅销
产品。

1987年至1993年,是乳品厂的“黄金生产期”,生产的乳品市场上供不应求。乳品厂在工
厂内部全面推行了“满负荷效益法”,坚持日效益管理,实施成本逆控,制定“二定一奖一惩”
的责任制度,并广泛地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工厂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平均
每年生产的乳粉在500 吨左右,最高年份生产1114吨,工厂纯利润达1000万元。

1993年末,受乳品市场大气侯的影响,乳品厂出现市场销售乏力的现象,工厂处于产品滞
销和奶源不足的两难境地。1994年乳品厂出现建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经过调整后的乳品厂新
的一届领导班子,在实施各种促销手段,加大销售力度的同时,在生产成本的管理方面,围绕
着提质降耗,降低成本这个主题,开展了技术革新活动,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关键性难题。乳
品厂副厂长闫万涛采用简单的制作工艺,设计出冷水循环降温的冷却设备,在初夏阶段,其冷
却效果达到控制鲜奶酸质和降低糖水温度的目的。经运行测试,不仅操作方便、安全,而且节
省水电费近万元。

面对养殖业的滑坡趋势,为解决奶源不足的问题,乳品厂1997年年初建立了股份制养牛场,
以试图缓解奶源不足。按照《乳品厂股份制奶牛场章程》,乳品厂干部职工须全员持股上岗,
工人持股2000元,干部4000~10000 元股额不等。尽管股份制奶牛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厂
奶源不足的困难,但终因经营亏损而在年末伴随乳品厂的停产而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