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章 审计

第二章 审计



1987年,按照分局的指示精神,农场在未建立独立审计科室前,设置了一名审计人员。苏
兴福为第一任副科级审计员,当年与计财科合属办公,业务归计财科领导。

1988年,农场正式设立审计科。第一任科长顾国林,工作人员刘明亚,机构性质属于企业
内部审计。在这一年,配合农场企业改革,审计科开展了对水利队张凤革的承包审计和汽车队
的财务收支审计。因审计工作刚刚开始,当年两单位的审计资料没有装订立卷,也没有写出审
计报告。

1989年初,顾国林调到绥化分局审计处工作,科里只有刘明亚一人与计财科合属办公,基
本上没有独立开展业务。同年10月份,农场调任周世勋到审计科负责全面工作,编制仍是2 人,
周世勋先后任审计科副科长、科长等职,科长等职,直到1994年末退休。

1995~2000年,由王洪喜和甄万良先后接任审计科长一职。从1989年末审计科工作逐步走
向正轨后,尽管农场机构几经改革,但审计工作一直得到农场领导的重视并充分发挥它的职能
作用。既使是在合并机关科室,王洪喜任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的1998年,“企管办”仍留有审
计人员两名职数。十几年来,审计科的行政工作一直由场长直管,业务上由分局审计处管理。

农场审计科每年年初都要安排审计计划,按计划填制审计工作方案,报请场长批示后审计
人员按方案要求的内容开展审计工作。按要求每年都要审计10~13个单位,审计金额一般在
1500万元以上。每年要完成三分之一以上单位的审计工作,每3 年各单位全部审计一次。

一、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对学校、医院、交通、公安、法庭等事业拨款单位进行审计,每年进
行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进行审计,每年的审计金额约400 万元左右。15年来,按规定审计科
共进行财务收支审计123 次。

二、承包经营审计

承包经营审计主要是对各生产队联户承包经营进行审计。农场每年要审计3 ~4 个生产队,
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合同签订及落实情况,审核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实性。
(2)利费税收缴的标准。(3)成本和费用考核。(4)产量、收支、利润情况。(5)分
配是否合理。(6)分析解剖亏损原因。(7)群众反映的其它问题等。

通过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及时的纠正,同时为农场调整政策、
下达科学的经济指标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三、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对农场所属工、商、运、建、服企业的经济活动、经营状况和经济效
益进行审计。一般每年要审计3 ~4 个单位,审计金额一般在1000万元~2000万元左右。特别
是对亏损单位进行重点审计。较有影响的是1995~1997年连续3 年对乳品厂(包括德都乳品二
厂),进行效益审计,通过审计工作,一方面协助企业及时完善管理手段及措施,另一方面为
农场领导提供准确的数字,为农场及时调整政策提供信息。

四、审计重点工作

15年间,审计工作按照农场不同时期工作重心的变化,也相应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以调整
审计工作重点。

1990年前后,农场场长关忠贤针对各农业生产单位产量不高,效益不稳,各项费用居高不
下的局面,提出“强化管理,指标科学,开源节流”的方针。审计科配合此项工作,首先在几
个农业生产单位特别是在第二生产队和第五生产队开展了效益审计。因为两个生产队都是属于
山下片生产单位,气候、土地条件及规模等自然条件大致相同,通过审计,对两个单位两种截
然不同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找到了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形成较好的对比效果。

生产成本的审计最能说明其管理水平,1991年审计五队经营管理情况如下:

(一)混合亩成本77.52 元,较全场平均数96.54 元低19.02 元;

(二)肥料费亩成本11.42 元,较全场平均数13.17 元低1.75元;

(三)农药费亩成本4.05元,较全场平均数4.45元高0.40元;

(四)工资及福利费亩成本6.03元,较全场平均数10.03 元低出4.00元;

(五)机械作业费亩成本18.94 元,较全场平均数24.29 元低5.35元;

(六)共同生产费亩成本3.75元,较全场平均数9.38元低5.63元;

(七)管理费亩成本14.22 元,较全场平均数14.61 元低0.39元。

通过对五队的效益审计及解剖分析,审计科给农场提供了一系列的统计数字。为在90年代
初期农场对各农业生产队下达经济指标,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在此期间,农场逐年下达指
令性的财务指标,对农机管理下达了“五定、一奖一惩”的指导性文件。此举也为90年代中后
期农场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

90年代中后期,农场各条战线正处在经济转轨,体制转制的新时期,在农场经济正在逐步
走上繁荣发展的良性轨道的同时,由于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层层出现职业犯罪和职业违纪
案件。审计科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将注意力集中到干部的离任审计和事业单位的收支审计工作。

1995年,由于农场畜牧公司改制后进行例行审计,由此而发现诸多的问题。在经农场场长
办公会研究后,决定由审计科和纪委联合办公,查证并处理了会计贪污公款33162.88元,挪用
公款4440元,侵占公款3653.18 元的犯罪事实。经场长办公会讨论决定给予当事人开除公职的
处分,并转交检查机关立案处理。

1998年,根据群众反映,审计部门配合农场纪委对红光农场医院立案调查,取得大量的第
一手材料,证实了收款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涂改老干部、老工人公费医疗处方等手段,
贪污公款共计2954.56 元的事实。事后给予当事人撤职处分。

通过以上两起案件的解剖分析,农场党委做出决定:将两起案件公开曝光,通报全场,以
儆效尤;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及财务手段,减少管理漏洞;对全场干部进行一次法律知识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控制各种职业犯罪行为。

   年度审计情况表
(1986~2000年)
表4-4 单位:千元


  
续表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