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劳动安全 农场经历过1974年“9.24”事件的沉痛教训,历届领导都极其重视安全工作。每年的9 月
份都作为农场的“安全教育月”,以作到警钟常鸣。
一、安全管理
农场建立安全委员会,由场长、副场长和工会主席担任主任、副主任,委员由各职能科室
负责人七人组成。安全办公室设在劳资科,主任和副主任由劳资科长、交通科和农机科长担任,
成员由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六人组成。有关领导职务变换,安全组织成员随时调整。各单位都
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生产队(厂)长、车间主任任组长、副组长,大型家庭农场场长和车间
安全员任成员。在安全生产的组织建设上,交通、农机、电力、消防、工会等部门通力合作,
形成专管成线、群管成网、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
依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农场在坚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
农场对全场各单位安全工作实行合同管理。合同中对安全教育、组织落实、安全防范、整改措
施等方面都制定具体的指标验收标准,从而使安全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轨
道。农场每年年初都要对各基层单位签订安全合同,年中、年底全面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评比。
每年年初在签订新一年安全合同的同时,兑现上一年执行合同情况奖罚条款。对发生重大事故
单位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作为干部任免职的重要依据,单位和个人年度不能评为“先
优模”。农场还先后制定了农机、电力、锅炉、交通、建筑、森防、渔业等各行各业的管理制
度。每年农场都根据生产管理形式的新变化修改和完善相适应的管理办法。1994年后由于全场
农机具全部转让到家庭农场手中,这种管理体制的变化,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系列的新课题,
农场不失时机地调整新对策,强化管理,制定新的手段。要求家庭农场的作业机械必须经主管
部门的检验,领取合格证后方可挂牌投入生产作业。有效地控制了“养车由民”的无政府状况
的发生,为杜绝各类田间作业机械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二、安全教育
每年都要开展多种形式,各类层次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职工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
和专业素质。办好各类岗位人员培训班,是提高专业岗位素质的好途径。1988年,供电站办了
两期全场电工学习班,共计40学时,有30人参加了培训。农机科举办了两次农机安全检查员学
习班,学习班就怎样执法、标准化作业、农机安全、驾驶员培训等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为了
加强锅炉等压力容器的管理,农场还定期对全场锅炉操作工进行岗位培训,并多次组织这个岗
位的工人参加管局组织的岗前任职资格培训班和在岗职工的知识培训。
农场除了通过“9.24”事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教育外,从1991年开始,每年的2 月
16~27日都要下发文件,张贴标语,大张旗鼓地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活动以“勿忘安全,
珍惜生命”为主题,控制事故为目的,“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内容。
要求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抓实、抓好,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把防事故列为重要日程,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求各单位在活动期间
悬挂安全旗,充分利用好广播、板报、标语口号等宣传工具,大讲安全生产知识。农场还通过
电视播放安全生产教育片,要求战线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深入所分管单位,检查活动周开展情
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安全检查
每季度一次定期不定时的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是农场一直坚持、雷打不动的安全工作制
度。每次安全生产检查完毕,安全办负责将情况向场长反馈并建立安全生产运行情况档案。遇
有特殊情况,还以场文下发向全场各单位进行情况通报。基层各单位按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安全
检查,并建立队(厂)长工作例会制度。各生产班组每天进行安生检查,随时发现问题,消除
隐患。
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一查领导,看各基层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是否纳入日程,放
在手上,是否建立组织、开展工作。二查档案,看安全记录薄和会议记录填写情况,是否作到
“五同时”和“三不放过”,“五同时”即行政工作与安全生产同时计划、布置、检查、评比
和总结;“三不放过”即事故查不出原因不放过,责任人得不到处罚不放过,职工得不到教育
不放过。三查制度,看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情况,特别是要害岗位必须落实安
全生产责任制。四查隐患,看各要害部位及设施有无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隐患。如有发现将下达
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十几年来,农场各级组织都特别重视安全检查这项经常性的工作,特别是重视事故隐患的
整改,不断地改善劳动作业条件,以确保职工人身财产的安全。仅1988年,农场就投资7.5 万
元,对粮油加工车间的设备进行改造,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投资2.5
万元维修了医院住院处。投资5 万元购进三台快装炉和一台四吨蒸汽炉,停止运行了第二生产
队和粮贸公司办公室的两台不合乎安全技术要求的土式自造锅炉。整修线路一杆公里,消除了
输送电路的不安全因素。
另外,农场还非常重视工会组织抓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作用。1992年,农场积极采纳了工
会的建议,在全场开展了群众性的事故隐患评估活动。要求各单位把每月的9 、19、29日作为
评估隐患活动日,每个班组成员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明确操作规程;
明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本班组机械设备的重点部位和事故多发部位。这项活动开展几年
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实现了生产的满负荷运转。
四、安全事故
15年来,农场对安全生产工作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
各种事故的发生起到相当重要的遏制作用。但由于机制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安全生产
工作的手段、措施及调控能力时常出现滞后的现状,出现几起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统计表
(1986~1999年)
表4-11
续表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