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水灾

第一节水灾



一、江河泛滥
  场区内河流较多,随着夏季降雨量的增加,常出现洪水过程,遇有大雨或暴雨,江河便
泛滥成灾。黑龙江、结烈河、乌云河流域是主要的洪泛区。
  结烈河、乌云河洪泛,主要是暴雨或连续大雨所致。以l928年和1962年两年为例,连续3
日降雨120毫米,水位变幅达4~6米,河岸滩地被淹,水深2~4米。再就是江水顶托,回水区
受淹。河口水深达3~5米,回水距离3~4公里。
  1972年黑龙江水暴涨,最高水位达海拔99.78米,较正常水位高4.78米。20队(高升)、19
队(增产)象个孤岛,沿江40里平原一片汪洋。受灾农田26万亩,其中绝产18万亩。造成直接损
失69万元,抗洪方面的物资支出达70余万元。
  1976年~l978年,农场在砖厂至8队的沿江地带,修筑了l6公里长的沿江防洪大堤,共防
护3个村屯4万多亩农田和荒原。1984 年黑龙江发生特大洪水,最高水位100.47米,仅比l928
年的洪水水位低0.29米,是有史以来的第二大洪峰。由于修筑了防洪大堤,大大降低了受灾程
度,受灾农田仅有4.4万亩。
  二、涝灭
  场区大部分耕地为白浆土类型,土质粘重、透水性差,如遇暴雨或连续性大雨,耕地便受
害,形成涝灾。
  1981年7月下旬至8月底,连续40多天连阴雨,降水达216.7 毫米。麦田陷车打误,收获机
械难以正常作业,水淹面积达7500亩。麦收进行一个多月,仅脱谷20%,小麦损失约50%,是
建场以来最严重的秋涝年份。该年因涝灾和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万元以上。
  建场20多年来。场区出现7次春涝、夏秋涝4次,其中重涝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