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篇下序

第二篇 农业

篇下序



嘉荫农场规划生产用地430875亩,其中可垦荒地33万亩,草原及其它面积ll万余亩,
有丰富的发展种植业、饲养业、养殖业的耕地、草原、水面及地下水等资源,适于发展大农业。
虽然地处黑龙江省的北五县境内。场北界在北纬49度线上,但海拔较低,江山环抱,有一个小
气候区。历年平均无霜期l29天,有效积温2206℃,降水量543毫米。4~10月日照1577.6小时,
小麦、大豆、玉米、水稻及多种蔬菜均能种植。李子、黄海棠、铃当果及大秋果等抗寒性强的
果树也能裁培。不利的自然条件是土壤属白浆土类,黑土层薄,质地粘重,易涝易旱,又是轻
雹区,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少困难。嘉荫农场针对本地区的自然特点,采取了现代化技术与固
有垄作经验相结合的耕作栽培技术。大田作物实行了70厘米高台垄作,以利于增温、防旱、抗
涝。为了适应垄作,选备了悬挂式的七铧犁及龙江一号中耕播种机,由它完成播种、中耕灭草、
秋起垄等项作业,没有其他农场普遍使用的中耕除草机。建场被期还推广了“农田小区划”、
“通风仓”、“母猪公有户养”、“仔猪集中育肥”及“机组责任田”等发展农业措施。这些
是嘉荫农场生产的特色。可是l966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生产秩序被破坏,农业生产损
失严重。l966~1976年全场粮豆平均亩产只有77.8公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秩
序逐渐走向正常。l977~1985年,全场粮豆平均亩产上升到106.6公斤,比“文化大革命”时
期增长了37%。农业经营年年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