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植物保护

第六节 植物保护



建场以来,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治等植物保护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
绩,保护了农业生产。

  一、虫害防治

  1966年夏全场l2万亩小麦发生粘虫,当时6队麦地每平方米上千只。发现后及时上报黑河
专署、省农垦厅,经请示沈阳军区、国防部、外交部批准,省民航局派两架安二型飞机来场灭
虫。6月25日-7月12日,飞行70余架次,施药农田2万亩,用敌百虫1.5吨,消灭了这些麦田的
粘虫。黑河植保站认为这次粘虫是嘉荫县境内首次发生,由于防治及时措施得当,减少了损失。
根据调查统计,这次粘虫使小麦减产800吨。此后每年都贮备一定数量农药及药械,并建立了
粘虫预测报制度。此后大多年份都发现了粘虫,但都虫口密度较小,未有成灾。
  场内地下害虫密度较小,金针虫原在麦田,玉米等作物田中有发生,l975年以前年年实行
用种子量千分之二灵丹粉拌种,防治效果比较好,地老虎主要在菜田中有时发生,也以毒饵诱
杀防治未成灾。黄曲条跳蚤是当地危害麦苗,蔬菜较普遍的害虫,l980年前小麦田主要以灵丹
粉拌种防治,有一定效果。1982年试验呋喃丹效果比灵丹粉好,开始推广。1974年前蔬菜上防
治害虫主要用六六六粉和敌百虫,1975年后为防止六六六粉的残留积累,开始控制使用,l980
年开始禁购禁用六六六粉,主要应用敌百虫和敌敌畏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害虫。大豆潜根蝇从
70年初开始发生。1974年开始用灵丹粉防治潜根蝇,具体方法是每100公斤豆种用1~2公斤水
或柴油,灵丹粉0.3公斤拌种。1972年改用辛硫磷拌种防治,防治效果达60%以上,近几年推
广大麻绿肥,除了肥田也兼有防治潜根蝇的目的。
  1976~1978年由实验站繁殖赤眼蜂,各队科研班田间施放。年防治面积达到l00%。防治
效果达到80%以上。
  28星瓢虫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害虫,每年都有大量发生,常常把整地马铃薯绿叶叶肉吃光
只剩叶脉。主要用敌百虫及敌敌畏防治,杀虫率在95%以上。因为全场耕地周围全是山林,防
治这次,又有新的一批飞来,稍一防治不及时就要受到程度不同的危害,28星瓢虫除了危害马
铃薯还危害青椒、黄瓜、茄子等蔬菜作物,这是全场性的屡发虫害,尚未找到长效措施。

  二、病害防治

  场内大田作物主要病害是几种作物的根腐病,小麦、玉米赤霉病,大豆灰斑病。主要防治
方法:豆麦轮作,高台垄作抬高种床浅培土,种子药剂处理。建场初期应用赛力散拌种,防止
小麦、玉米、大豆根腐病及其它种子带菌传染的病害。由于赛力散是汞制剂,积累对人畜有害。
从1975年改用退菌特、克菌丹、福美双、多菌灵等几种农药。l980年以后,小麦、玉米主要用
克菌丹拌种,大豆主要多菌灵加福美双拌种。l982年开始实行小麦湿拌种方法,每百公斤种子
用水2公斤,克菌丹0.15~0.2公斤,小麦湿拌种,节省农药,种子附药效果好,作业中减少污
染。1980年以后,在大豆灰斑病重年份,在大豆生育期喷撒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进行防治,防
治效果较好。
  近些年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重视了蔬菜及瓜果病害防治,如用瑞毒霉、克霉灵防治黄瓜
霜霉病,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及代森锌等农药防治西瓜枯萎病,炭疽病,番茄的早疫病,斑
枯病等,效果都很显著。

  三、杂草防治

  由于当地雨水充足,易于杂草滋生,杂草的防治是植物保护中份量最重的工作。本地主要
杂草为野稗,还有鬼针草、苍耳、鸭跖草等。野燕麦是建场时从九三垦局引种带入的。头两年
在局部地号局部地方生长,计划彻底除掉,由于“文化大革命”影响,未能及时清除,蔓延遍
地,现已成为麦田头号杂草。
  建场初期麦田就应用2.4-D灭阔叶草。当时大豆主要靠机械蒙头土,机械中耕及人工锄草、
拔草等方法防治。1974年开始推行苗间除草器除田间草,当土壤水分适宜,苗齐草小时效果显
著。
  大豆、玉米化学药剂灭草,建场时就积极试验。1964~1965年试用西玛津、莠去津防治玉
米田杂草,莠去津效果好,但当时由于无药源未能用于大田生产中。1973年从沈阳农药厂引进
杀草铵进行大豆、玉米灭草试验。1975年大豆大面积采用苗前苗带施药结合蒙头土的方法,用
杀草铵灭草,给大田除草化学化带来希望。但是,杀草铵是10%的粉剂,又加上当时药械不佳
施用较困难,效果也不稳定,后虽然厂家将l0%粉剂杀草铵改成60%的乳油,但用量大,成本
高。1979年开始改用进口农药,l979年管局分给4号进口利谷隆。每公顷用药3公斤,苗前结合
蒙头土施用,当年因春早,药效不理想。1981年开始应用灭草猛,1983年灭草猛灭草面积占大
豆田80%以上,灭草效果显著,稗草、狗尾草灭草率85%以上,对野燕麦、蓼、苋都有很好的
灭草效果,每公顷用灭草猛商品量2.6~3公斤,加水200公斤左右,播前全田喷施,随喷随耙,
使药土均匀混合起来,然后随播随起垄播大豆。
  由于选用了适于本地高效的药剂品种,有了一定使用经验,再加上药械的改进,全场药械
全部改用本场防制的隔膜泵,药效显著提高。现在基本做到了不上锄,补以人工拔大草就全控
制住了杂草,从而提高了大豆产量。麦田中的野燕麦现在推广燕麦畏等灭野燕麦药剂进行防治。

各年度使用除草剂数量双施用面积统计表
(1974~1985年)
表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