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机构队伍 建场以来,农业管理机构经历了3个阶段:
一、农机牧联合办公室
1964年建场时,生产管理机构称农机牧联合办公室(简称农机牧)。
实行场长领导下技师负责制,副场长田禾具体领导农业生产,零艺师顾耀民和技术员郭桂
林具体抓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
二、生产股
1966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4月农场进行了组织改编,管理生产的机构改为生产股。由于
受“文革”中不要技术,不要知识分子的影响,农艺师顾耀民和技术员郭桂林、阳久晨被下放
或送进“五七”干校改造。一些不懂生产的人进了生产股。1969年正式组建独立一团,生产股
长由现役军人杨大柄担任。
三、生产科
1976年恢复农场体制,设立生产科管理农、林生产。科内由懂业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管
理生产业务。1979年,林业、机务从生产科分出,生产科专门负责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并且
各生产队配上自己办班培训的农业技术员。从而增强了农业科技队伍。1983年场设总农艺师,
顾耀民任总农艺师,主抓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1984年农场机构改革,生产科、水利科、畜牧
科合并成生产办公室,总农艺师顾耀民任办公室主任。l985年1月成立农业公司,经理阳久晨。
同年成立种子公司,从生产部门分离出来,组成技术、经营、行政三位一体的独立核算机构。
l985年12月撤销农业公司,恢复生产科,助理农艺师张世界任科长。
主管农业人员表
(1964~1985年)
表2—12
续表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