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食品加工业 一、制粉碾米
1964年,在原双河农场的碾房用机器带大磨生产面粉,随之还组装一套碾米设备,可碾制
玉米、谷子、杂粮等,调剂粮食供应品种,1965年产量达20吨。l965年从九三农垦局调来一套
德式磨粉机,8 月投产,日加工能力50吨,当年生产257吨,生产的面粉洁白,有筋性,质量
稳定,保障了场内口粮供应。1968年12月5日,粮米加工厂发生人为火灾,烧毁厂房及全套米
面加工设备和库存粮食,直接损失34万元。为解决口粮供应,1968年购入7台125型和200型小
型磨粉机和3台打米机,分别安装在团部和各营,但面粉质量和出粉率不稳定。
1970年又在双河大岗组建粮油加工厂,安装5台日加工能力l2 吨的磨粉机,出粉率76%。
1978年在双兴镇建造1850平方米的5层楼厂房和贮粮食仓库,组装日产量70-100吨的成套
面粉加工设备,可生产普粉和精粉。l980年投产当年生产2762吨,出粉率80%,从此,稳定了
场内口粮供应,并有部分外销。
1985年,面粉厂增加了一套价值20万元的饲料加工设备,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条件。
1985年,面粉厂拥有固定资产ll6万元,职工106人,厂房、库房8411平方米,生产面粉
2886吨,实现产值l02万元,盈利1.9 万元,上缴税金2.6万元。
二、制油
1964~1969年,场没有制油设备,在嘉荫县油库和乌云油库代加工,基本保障了场内食油
按定量供应。
1969年购入7台卧式榨油机,当年生产豆油4吨,l970年又购入3台,年生产豆油27吨,从
此豆油产量逐年增加。1975年购入兰西产90型油榨机5台,使豆油年产量达到百吨以上。
1980年双兴镇面粉加工厂投产后,大岗粮油加工厂改为油酒厂,l983年榨油136吨,是建场
以来豆油产量最高的年份。
1985年,油酒厂拥有固定资产29万元,职工252人,厂房414平方米,生产豆油95吨,实现
产值42万元,亏损0.6万元,上缴税金0.06万元。
三、酿酒
本场酿酒生产始于l968年,当时农牧生产队用下杂粮玉米、麦麸子酿酒,出酒率不高,质
量也不均衡。
1971~1972年,粮油加工厂和l4队酒房先后投入生产,同年开始限制农牧生产队酿酒,使
出酒率有所提高,质量也比较稳定,l972年产量达64.3吨。
1972~1982年,全场共酿酒528.2吨,平均每年酿酒48吨,由于粮食提价,场内饲料不足等
原因,l983年停止酿酒生产。
四、食品加工
本场食品加工产品的种类主要有糕点、挂面、酱油、冰棍。l970年在双河镇建服务连,设
糕点车间,当年生产5.1吨。l970年在10队开办了酱油房,l970~1978年共生产378.6吨。
1979年,服务队增设挂面和冰棍两个生产项目,当年生产挂面15吨,冰棍26万支,丰富了
职工生活。1983年服务队增加了酱油生产车间。l985年服务队改为劳动服务公司。
1983年,面粉加工厂增设了挂面和糕点两个车间,提高了食品加工能力。
食品加工业统计表
(1964~1985年)
表4—4
注:l970-1978酱油是10队生产的。
历年粮、油、酒生产情况统计表
(1964~1985年)
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