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劳动报酬

第三节 劳动报酬




一、报酬形式

  1964年的劳动报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基本工资制,以出勤为依据,干部按月,工人按日
计发。这种工资形式一直延续到l978年。主要适用于农场正式职工。另一种是评定制,日工资
标准为3个级别:分别为1.2元/日、l.4元/日和l.6元/日。每月评定l次。按评定的等级乘
以出勤天数计发,主要适用于家属工,随着家属工的取消,l969年这样报酬方式终止。l966~
1969年为适应稻田公社社员的并入,农场还曾采用评工计分制,并入的社员,按出勤情况等评
工。
各年度职工来源情况统计表
(1964~1985年)
表5—2


  记分,按分计酬,平时为预借,年终算总帐。并入的社员1970年评级转为农场正式职工,
同其它职工一样执行基本工资制。评工记分制随之终止。
  1979年根据总局(79)317号文件精神,农场制定了基本工资加奖励试行办法,开始了劳动
报酬的改革。l979年基本工资加奖励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保留职工原工资级别,根据工作性质及
工作成果计发奖金。奖励分阶段作业奖、年末完成计划奖、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畜牧包额定奖
节约奖、发明、革新及合理化建议奖6种形式。奖金总额按定员工资总额的5%提取,由生产队
掌握使用。1979年全场发年终奖l4.9万元。
  1980年正式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办法,该办法主要包括以下3 个方面的内容:
  1、对农牧生产队的奖励办法
  场对农牧队主要考核经营盈亏和粮豆总产两项指标。根据各单位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实行阶
段奖,年终奖和超产奖。
  连队对班组实行单独核算,超利提成。班组对个人评分计奖。职工个人工分包括定额工分、
岗位责任标准工分、其它奖励工分等,年终兑现。
  如完不成考核指标,罚主管干部、管理人员和职工30元、l0元和5元。
  2、对工副业单位的奖励办法
  场对工副业单位的奖励按照以下三条原则,由连队提出奖励办法,经场审核后执行。
  (1)奖励水平低于农牧连队。
  (2)按取得利润的难易程度确定提奖比例。
  (3)奖金与经营成果挂钩。
  教师和医务人员按定员工资总额的5%提取奖金,由教育科和卫生科分别制定奖惩办法执
行。
  3、对机关的奖励办法
  农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奖励是分项记分,以分记奖。考核的项目是:工作职责、工作时间、
下队情况、参加体力劳动、评选先进5个项目。
  1980年全场分配奖金50.6万元。
  1981年在完善l980年方案的基础上,继续执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办法。由于亏损,年终只
有少数单位获得年终奖。全场共发年终奖9.8万元。
  1982年扩大联产计酬的范围,实行部分工资随经营成果浮动的办法,具体内容是:
  1、浮动工资
  以农牧二级工的基本工资37元为杠,职工月基本工资超过37元部分,按原工资发放办法全
额发放。37元及不足37元的工资定为浮动工资,其中80%称为作业工资。平时按职工个人完成
定额的工分数乘以分值按月发放,剩下的20%称为产量工资,联系单位年终的产量和利润按职
工全年所得工分乘以分值发放。产量工资的发放比例视单位产量和利润指标完成程度而定。完
成产量和利润指标产量工资全额发放,完不成产量和利润指标,则按比例扣发产量工资。
  2、奖金包干
  农牧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单位,按农场下达的计划利润指标确定分配基金比例。完成或超额
完成计划利润可按比例发放,完不成则不发。
  工副业生产队以按超额完成农场下达的计划利润指标确定分配基金比例。超额完成计划利
润后方可按比例发放。砖厂、基建队、林场、水利队以利润指标直接分解到生产工人。其它单
位以整个单位超额完成计划利润指标为准。
  机关以按全场利润指标完成情况为尺度。全场完成利润指标,可以全场职工奖金的平均数
为标准兑现机关工作人员的奖金。完不成则按比例扣发产量工资,全场利润每增加100万元。
可按全场职工平均奖金l0%增加机关工作人员的奖金。教育、卫生仍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办法。
  3、承包到组
  生产队将本单位的任务分解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实行合同承包,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
特点确定分配形式,或实行定额上交,或实行超利分成,或实行全奖全赔。
  1982年全场发放年终奖66.2万元。
  1983年继续实行部分工资随经营成果浮动的办法,在具体方法上略有调整。
  1、农牧生产队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对6队、ll队、l2队、l3队、l5队、l7队6个生产条件
好的队实行37元工资全浮动的办法,扩大了产量工资的范围。对5队、4队、种畜队、一林场等
生产条件差的实行财务指标平衡包干的办法。盈利留成单位职工有奖,亏损受罚扣产量工资。
其它单位同1982年。
  2、场对工副业单位,要求在以下5条原则基础上,由各单位制定具体办法,按场审批后执
行。(1)凡是实行37元为杠的单位平时必须扣20%。(2)完不成计划利润取消年终奖,按未完成
比例扣发浮动工资,单位亏损而承包组或个人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的可给承包组或个人兑
现奖金。(3)节约奖金计入生产成本,不占年终奖金额。(4)在不违背农场下达的各项指标的前
题下,可以按基层单位呈报的具体办法执行。(5)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仍按场83年的办法执行。
砖厂、基建队直接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和超额奖,管理人员和非生产人员实行年终奖。
  3、机关、文教、卫生执行本部门制定的责任方案,按农场批准的奖励办法兑现奖金。
  1983年全场发放年终奖金66万元。
  1984年仍继续实行部分工资随经营成果浮动的办法,在具体方法上又有调整。
  1、农牧队除5队外,全面推行37元全浮动的办法。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2、5队开始试办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职工原工资等级做为档案工资保留。实际分配是“设
备自理、经营自主、独立核算、定额上交、自负盈亏”。
  3、其它单位原则上继续执行l983年的办法。
  1983年全场发放年终奖40.3万元。
  1985年农牧生产队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其它单位继续执行1984年的办法,1985年全场发放
年终奖金16.1万元。

  二、工资浮动

  工资是农场职工获取劳动报酬的主要手段,1964~1985年农场工资变动情况如下:
  1973年农场根据国发(71)90号文件和农林垦字(72)32号文件规定,对l955年底以前参加工
作的三级工,1960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和低于一级的
工人调升一级工资。此次共有3790人调升了工资。全场月增加工资30320元。
  1977年根据国发(77)89号文件的规定。农场对l971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1966年底
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及工资额相似的职工调升一级工资。1971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其它职工按
40%的比例调升一级工资。调整时优先考虑贡献较大,工作年头较多,工资偏低的生产工作骨
干和科技人员。此次全场共有3187人调升了工资、全场月增加工资25496元。
  1979年根据国发(79)251号文件的规定,农场按l979年10月底在册职工总数的40%对l978
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固定职工和计划内临时工进行了调整。原则上升一级,个别贡献较大的升
二级。此次全场共有1261人调升了工资,全场月增加工资l0088元。
  1980年根据国家劳动局79号文件的规定,按照1980年在册的1971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工作
成绩突出的职工调升一级工资。
  1981年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农场对1978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教职工调整了工资。一般升一
级,工作成绩突出与同类人员相比工资偏低的优秀教职工可以升两级工资。办法是先补后靠再
升级。此次全场共有349人调整了工资,其中57人升了两级工资,全场月增加工资3000元。
  1982年按国发l40号文件调整了l人的工资。
  1983年根据国发69号文件的规定,农场对l978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现在企业和未列入l981、
1982两年调资的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固定职工(以1983年9月30日在册职工计算)调整了工资。此
次全场共有2919人调升了工资。其中39人调升了两级工资。全场月增加工资27385元,这次升
级为浮动升级,考察期为两年。经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升级。
  1984年根据黑政发(84)46号文件的规定,农场决定从l983年4月起给本场科技干部每人每
月l5元津贴。同年,根据国发(83)11号文件和省人字(84)22号文件的规定,将农场系统的公
安干警的工资改为人民警察的工资标准。

历年工资总额及年终奖金一览表
(1964~1985年)
表5—3
单位:万元


续表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