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计划统计

第四节 计划统计




一、计划工作

  1964年建立农场时,农场十分重视计划工作。对农场的开荒、建点等都严格按规划进行。
1965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场设计任务书,农场制定了《国营嘉荫农场建场规划》,该规划详
细地规划出农场的发展远景,提出了实现规划的具体措施。同年农场将规划的内容制成沙盘,
向人们立体地展现了规划的前景,鼓舞了全场职工家属的建场斗志。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国营嘉荫农场建场规划》被视为“修正主义办场路线的产
物”而被废除,计划工作陷于瘫痪。
  1969年成立计划股,计划工作开始恢复。但由于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一方面计划特别
是长远规划脱离农场实际。另一方面计划的约束力严重不足,常常是年初有计划,年末无考核。
  1974年计划股主持制订了1975~1985年的十年农业发展规划。
  1976年计划工作划归计划财务科管理。
  1979年以后,计划指标完成情况逐渐成为考核基层单位及单位领导的主要依据。
  1985年适应兴办家庭农场的需要,农场编制了家庭上交利税费计划表,成为农场管理家庭
农场的重要依据。

  二、统计工作

  1964年建场时,统计资料的收集采用的是日记月报式。即每个班组发一个大考勤,平时由
班组成或记录员按日将人力、机械、畜力作业情况记录下来,月末交本单位统计员,没有配统
计员的单位交会计,然后由统计员汇总报经本单位会计和农场财务室。
  1966年正常的统计报表制度被打乱,统计工作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69年统计业务归属计划股,各连队都配有统计员,统计资料的收集恢复日记月报式。


  1976年统计业务归属计划财务科,统计资料收集仍采用日记月报式。
  1979年绥化农管局在海北镇举办统计人员学习班,农场派出25人参加学习,参加学习的
人员成为农场统计工作的骨干。
  1980年农场计划财务科设专职综合统计,统计资料的收集方式由日记月报式改为日记日报
式。即每个班组每天交l张作业日报单,由统计员根据日报单登记统计台账,月末根据统计台
帐填报统计报表。
  1985年为适应兴办农场需要,基层单位压缩管理人员,许多多年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被精
简,统计工作改为会计或出纳兼任。
1985、1984年农场统计队伍状况对照表
表5—13